概要:课改研讨课教案甘肃省临泽县新华中学郭建刚 教学目的:1、解决本课的重点词句。(自主学习)2、认识人生第一次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的体验,掌握文章中心。(合作学习)3、学习“以小见大”“夹叙夹议”的写法。(探究性学习)4、了解选材的典型性,让学生懂得第一次和创新的重大意义。(探究性学习)教学重点:1、 学习文章“以小见大”“夹叙夹议”的写法。2、 了解选材的典型性。教学难点:认识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珍视人生第一次的体验掌握文章的中心。教学设想: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教学1、 解决生字词。2、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结构。3、 掌握文章中心。4、 分析选材的典型性。5、 分析作者“以小见大”“夹叙夹议”的写法。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课时划分: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第一次”是多么令人难忘的经历,你知道第一次吃西红柿的哪个人吗?你知道第一个吃
《第一次看见丰硕的柚子树》课改研讨课教案,标签:教案大全,http://www.88haoxue.com课改研讨课教案
甘肃省临泽县新华中学
郭建刚
教学目的:
1、解决本课的重点词句。(自主学习)
2、认识人生第一次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的体验,掌握文章中心。(合作学习)
3、学习“以小见大”“夹叙夹议”的写法。(探究性学习)
4、了解选材的典型性,让学生懂得第一次和创新的重大意义。(探究性学习)
教学重点:
1、 学习文章“以小见大”“夹叙夹议”的写法。
2、 了解选材的典型性。
教学难点:
认识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珍视人生第一次的体验掌握文章的中心。
教学设想: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教学
1、 解决生字词。
2、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结构。
3、 掌握文章中心。
4、 分析选材的典型性。
5、 分析作者“以小见大”“夹叙夹议”的写法。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第一次”是多么令人难忘的经历,你知道第一次吃西红柿的哪个人吗?你知道第一个吃螃蟹的重大意义吗?第一次远行,第一次脱险,第一次回答问题,第一次问老师提问题……自从我们有意识以来经历了数不清的第一次,无一例外的给我们带来了新奇和刺激,但又有谁真正懂得“第一次”的奥妙呢?周素姗的《第一次真好》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二、检查预习(见小黑板)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合作学习)
1、 教师范读课文,
2、 学生通读课文(自主学习)
3、 教师依据板书梳理课文内容(合作学习)
四、讨论学习前三个问题(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1、“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我们应该怎样做?
2、课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4、 人的一生中有的“第一次”是有益的,有的是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本文所说的属于那一种?你以后将怎么做?
五、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探究性学习
1、课文从详略上看,在安排材料上有什么特点?
2、从表达方式上看,课文结构有什么特点?
3、第一次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应该怎么做?
六、结合课文进行拓展延伸
1、写作训练:
“第一次——”的短文练习,增加对“第一次”的感受。
2、写作要求:
字数在100字以内,无须太长,重点放在写清楚对第一次的情感体验和内心感受,做到文从字顺,标点正确,并借鉴课文的写法,注重材料的安排。
小 结:
同学们,现在我要告诉你们,据说西红柿最早只是一种观赏植物,没人知道它可以吃,且营养丰富。我们应当感谢那个第一次吃西红柿的人,他当时的勇气决不亚于视死如归。我猜想,他尝试以后的感觉一定是新鲜而刺激的,是令人回味的。而他的那个第一次,竟使西红柿成了我们餐桌上的佳品。同学们,我们要多多地尝试有益的第一次,让万紫千红的第一次,织成我们五彩斑斓的人生,给社会带来进步。
作 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剩余部分;②完成《配套练习》相关练习。
上一篇:《景公饮酒》原文和译文(翻译)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