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第三讲 讲技法,构造情节“文似看山不喜平”,叙事记叙文最忌平铺直叙,生动的故事情节最容易打动读者。怎样才能做到叙事的情节曲折生动呢?最常见的有倒叙法、插叙法、悬念法、反转法等几种方法。下面我们逐一介绍。1、倒叙法:倒叙就是把事情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写,然后再按事情的发生、发展顺序写。倒叙可以造成悬念,能一下子抓住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例如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描写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先写“我”在旧历年底回到故乡时遇见已潦倒成为乞丐的祥林嫂的情景。第二天傍晚就听说祥林嫂死了。交代完祥林嫂死讯之后,回过头来追叙祥林嫂的生平。作者将故事的结局当作开端,一开始就把祥林嫂临死前的形象推向读者的眼前,造成极浓厚的悲剧色彩,使小说一开始就具有吸摄人心的力量。再来看一篇文章:那一刻,友情在燃烧值得回味的小学时光转瞬即逝。小学阶段它就像一杯醇厚的琼浆,香甜无比,好多好多的故事如无数珍宝在我的脑海里闪烁。但令我最感动的还是那场扣人心弦的毕业联欢会。 那一天,同学们带上自己精心挑选的零食,早早地来到学校,走进教室,只见教室里布置的十分喜庆祥和,黑板上画满了生机勃勃的
【七年级上新点格作文】第三章 写点格叙事记叙文 第三讲 讲技法,构造情节,标签:同步作文教学,http://www.88haoxue.com第三讲 讲技法,构造情节
“文似看山不喜平”,叙事记叙文最忌平铺直叙,生动的故事情节最容易打动读者。怎样才能做到叙事的情节曲折生动呢?最常见的有倒叙法、插叙法、悬念法、反转法等几种方法。下面我们逐一介绍。
1、倒叙法:倒叙就是把事情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写,然后再按事情的发生、发展顺序写。倒叙可以造成悬念,能一下子抓住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例如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描写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先写“我”在旧历年底回到故乡时遇见已潦倒成为乞丐的祥林嫂的情景。第二天傍晚就听说祥林嫂死了。交代完祥林嫂死讯之后,回过头来追叙祥林嫂的生平。作者将故事的结局当作开端,一开始就把祥林嫂临死前的形象推向读者的眼前,造成极浓厚的悲剧色彩,使小说一开始就具有吸摄人心的力量。再来看一篇文章:
那一刻,友情在燃烧
值得回味的小学时光转瞬即逝。小学阶段它就像一杯醇厚的琼浆,香甜无比,好多好多的故事如无数珍宝在我的脑海里闪烁。但令我最感动的还是那场扣人心弦的毕业联欢会。
那一天,同学们带上自己精心挑选的零食,早早地来到学校,走进教室,只见教室里布置的十分喜庆祥和,黑板上画满了生机勃勃的粉笔画,每个同学的脸上都洋溢着欢乐。大家有说有笑,你给我吃巧克力,我给你吃苹果;你送我贺卡,我送你祝福,教室里热闹非凡。这时,班主
“第一组,竺图远表演古筝!”主持人俞佳宁微笑着说。竺图远羞答答地上去将自己心爱的古筝架到桌子上,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随着悠扬琴声的响起,同学们都被带进了美妙的境界,大家都陶醉在琴声的世界……直到一曲终了,我们才清醒过来……紧接着教室里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第二组,相声由钟晴雅和舒乐佩表演。”说起钟晴雅和舒乐佩,只要想想她俩说的话,我就会情不自禁地笑起来。他们那些搞笑的语言引得一阵阵笑声,有点同学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有的同学甚至笑得滚到了地上。班主
……
“第六组,胡阳演唱歌曲《成熟》。”俞佳宁得话音刚落,胡阳就走了上来。虽然胡阳的声音较轻,但是我们仍然感觉到她唱得抑扬顿挫,十分优美。
节目演完后,最难忘的时刻来了,也就是到了我们分离的时刻,
“小学毕业联欢会”成了我永不褪色的记忆。
这篇习作开头先交代事情的结果“令我最感动的还是那场扣人心弦的毕业联欢会”,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然后回头叙述联欢会的过程。
运用倒叙,一要从内容、形式的需要出发,不要为倒叙而倒叙;二要注意开头结尾的呼应,最后还要把文章写回来;三要交代清楚起点,顺序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过渡衔接要自然巧妙,否则,文章会气脉不连贯,线索不清晰。
2、插叙法:就是在叙事过程中,暂时中断叙事的线索,插入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然后,继续进行原来的叙述。例如鲁迅的《故乡》中当母亲提起闰土时“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下面就插叙了“我”和闰土儿时交往的往事。
插叙可以使主题开掘更深刻,情节展开更充分,内容表现更充实,人物形象更丰满,故事情节起伏。运用插叙一要注意切合需要,不能到处乱插;二要注意与内容有关;三要注意插叙起止交代清楚,承接自然;四要注意主次分明,不能喧宾夺主。
3、悬念法:是指在文章的开头或文章中提出问题、摆出矛盾,或设置疑团,引起读者关注。这是文章安排结构、构造情节的重要方法。悬念必须在写出让读者关心的矛盾后,蕴蓄比较长的时间,再写出结局。例如《三国演义》中“用奇谋孔明借箭”这一节,周瑜有意刁难、陷害诸葛亮,限令他在短时间内造十万支箭。作者叙述时设下一个又一个悬念:周瑜藏起铁器工匠,而孔明不要造箭的材料,却向鲁肃借用船只、军士、布幔、草束,这是为什么?三日内造箭十万支近乎不可能,可孔明两天不见动静,这又是为什么?到了第三天,孔明一早就密请鲁肃上船同去取箭,孔明却促舟前往曹营,船近曹操水寨时又令军士擂鼓呐喊,一旦曹军齐出,如何是好?这一连串悬念使情节变化莫测,令读者急切期待作者解开谜底。这就是悬念的艺术魅力。
4、反转法:又叫翻转法,就是写人叙事时,作者故意沿着一个方向,层层推进,直到顶点,然后笔锋陡转,掀起波澜,把读者带进一个崭新的境界,使读者有所激奋,有所领悟。例如《文汇报》曾登载一篇题为《交公》的文章,写某省某市,有位大胖子乘上某路公共汽车,瞥见香蕉椅下有一枚五分硬币,便弯腰拾了起来。大胖子抬头看了看售票员,觉得面熟,又细细打量了一番,然后把钱递过去,买了一张五分车票。售票员想这人块头蛮大,派头太小,汽车过了四站,已经超过五分票额了,大胖子还是不下车。售票员扯了扯头上的鸭舌帽,亮开嗓门要大胖子认罚补票。文章写到这,读者以为下文一定写大胖子如何窘相百出、掏钱受罚。谁知文章来了个翻转:大胖子不慌不忙,冲着售票员微微一笑,掏出票夹,很有礼貌地答到:“月票。”售票员一愣:“那你为啥还买票?”大胖子毫不掩饰:“五分钱是在车厢里捡的。”售票员板着脸说:“为啥不交公?”大胖子笃悠悠地说:“上次我在车厢里捡到一顶鸭舌帽,交给了售票员,谁知这位售票员并没有交公,第二天还戴在自己头上。当然这是个别的,但要尽可能防止。所以这回我吸取教训,卖了这张五分车票,这不是保险交公了吗?”大胖子话音刚落,乘客的目光一齐投向售票员,想不到她羞得满脸通红,忙摘下头上的鸭舌帽……这个故事反转得法,姿态横生,将大胖子大公无私、随机应变和那个售票员自私的行为都刻画了出来。
写事记叙文的常见技法还有伏笔法、铺垫法、对比法、抑扬法、衬托法、误会法、擒纵法、反常法等多种方法,有的我们再写人记叙文中介绍过,有的将在后面的文题写作中再介绍。
作文训练:
文题:《最使我感动的一件事》
要求:1、使用两种以上构造情节技法;
2、不少于600字。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