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考语文复习资料中考语文教案2017年中考重点文言文复习讲义» 正文

2017年中考重点文言文复习讲义

[05-18 22:32:44]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中考语文教案   阅读:68319

概要:3、中心: 文章记述与友人漫步赏月之事,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4、情感的复杂、微妙(“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一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赏月的欣喜、散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孤寂、人生的感慨,自我排解的达观四.积累:1.成语乐:(快乐)乐不思蜀 怡然自乐2.苏轼的达观处世态度的名句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了作者豪迈的心情《与朱元思书》一、作者: 吴均,南朝粱文学家二、知识点:1、通假字:蝉则千转不穷:通啭,鸟叫声 窥谷忘反:通返,返回2、一字多义:(1)若: A你:若为佣耕B像,好像,如:烨然若神人/非若是也/猛浪若奔若听茶声然/皆若空游无所依/若无兴德之言c这样,这个:其言,兹若人之俦乎D如果,假如:若士必怒特殊:(不若,比不上):曾不若孀妻弱子//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负 ①凭借:负势竞上 ②背: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负箧曳屣/负者歌于途(3)从 ①跟随:隶而从者/战则请从 ②顺、随:从流飘荡 ③听从、顺从:民弗从也

2017年中考重点文言文复习讲义,标签:中考教案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3、中心:

   文章记述与友人漫步赏月之事,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4、情感的复杂、微妙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一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赏月的欣喜、散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孤寂、

人生的感慨,自我排解的达观

四.积累:1.成语乐:(快乐)乐不思蜀   怡然自乐

2.苏轼的达观处世态度的名句

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了作者豪迈的心情

《与朱元思书》

一、作者: 吴均,南朝粱文学家

二、知识点:1、通假字:蝉则千转不穷:通啭,鸟叫声   窥谷忘反:通返,返回

2、一字多义:(1)若:  A你:若为佣耕

B像,好像,如:烨然若神人/非若是也/猛浪若奔

若听茶声然/皆若空游无所依/若无兴德之言

c这样,这个: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D如果,假如:若士必怒

特殊:(不若,比不上):曾不若孀妻弱子//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负 ①凭借:负势竞上     ②背: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负箧曳屣/负者歌于途

(3)从 ①跟随:隶而从者/战则请从   ②顺、随:从流飘荡    ③听从、顺从:民弗从也

(4)绝 (见《三峡》)断绝消失/很、非常

★(5)则:①那么:(在句首,连接句子)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然则何时而乐耶

②如果: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③就(句中,表连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④却: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⑤是、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词类活用:

a猛浪若奔:飞奔的马(动作名)(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互相轩邈:(高,远 )往高处爬,往远处伸展(形作动)   恢弘 (发扬扩大)

c横柯上蔽:上—在上面(名作状语)

4、重点句子: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好像飞奔的马

b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凭借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由此形成无数的山峰

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5、组成语:   皆:全、都  比比皆是  草木皆兵

俱:全、都   面面俱到 万事俱备 // 负:凭借负隅顽抗

穷:尽 山穷水尽  穷途末路//窥:看管中窥豹 窥豹一斑

三、内容理解

1、本文的主旨句和体现的思想感情

主旨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怎样理解主旨句?(译句+理解)

中心:抒发了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2、结合本文的内容,谈谈本文写景的特点

摘句/总括特点(以动衬静,修辞)/结合句子分析(写出了…)

(1)夸张侧面衬托,突出水清澈的特点;

运用比喻、夸张手法,突出水湍急的特点

(2)夹岸高山这句——拟人、夸张的修辞,

  突出山的峻峭、青葱、生机勃勃的气势

(3)泉鸟蝉猿声这句——以动衬静

衬托出山林的寂静,表现出山林的无限生机

4、全文的总领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5、写“异水”突出了水什么特点?怎样表现的?

水“清”(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和“急”的特点(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6、文章怎样突出山“奇”的特点?

山:峻峭作者并没有直接写山,而是先从视觉角度用拟人、夸张写了山上的树,树凭借山势争高直指,从侧面烘托了山势的险峻

★  思想感情:《三峡》抒发了对三峡之美的赞叹,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朱元思》抒发了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  

《送东阳马生序》

一、文常:宋濂  明代文学家

二、文言知识:  

 ㈠通假字:1、四支僵劲  支:通“肢” 肢体     2.同舍生皆被绮绣:被 通“披” 穿

㈡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  腰:腰佩    \\緼袍敝衣:穿着緼袍敝衣

2.名词作状语 手自笔录:用笔

㈢一词多义: 1、道:  ①道路:道不通/伐竹取道  ②学说:益慕圣贤之道

   ③方法:策之不以其道       ④施行仁政:得道者多助   ⑤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2.以 :①来  无从致书以观/计日以还 / 俯身倾耳以请

②因为  以中有足乐者/以其境过清     ③用    以衾拥覆

3、然: ⑴正确、对:吴广以为然

⑵这样,那样,如此:然则何时而乐耶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⑶转折连词:(但是)然足下卜之鬼乎/然操遂能克绍

⑷……的样子:烨然若神人   屋舍俨然 

4、 虽 :  a(即使):虽我之死 /  虽杀臣不能绝也 //虽千里不敢易也/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虽然) 虽然,受地于先王/ 虽有千里之能/故余虽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Tag:中考语文教案中考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 中考语文教案
》《2017年中考重点文言文复习讲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