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考语文复习资料中考语文教案2017年中考重点文言文复习讲义» 正文

2017年中考重点文言文复习讲义

[05-18 22:32:44]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中考语文教案   阅读:68319

概要:5、加 :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虚报 ②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戴上 ③大王加惠:给予 ④万钟于我何加焉:好处 ⑤而山不加增:更加6、或 a有时:或遇其叱咄/ 或王命急宣/或置酒而招之b有人:或以钱币乞之/ 或凭或立,不一状今或闻无罪/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c或许: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7、则:①那么:(在句首,连接句子)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然则何时而乐耶②如果: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③就(句中,表连接):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④却: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⑤是、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三、组成语①益: 更加 精益求精 /多多益善/ 老当益壮 ②患:担心 患得患失 ③辞:言语 辞不达意/义正辞严④汤:热水 固若金汤/扬汤止沸 ⑤假:借 狐假虎威/假公济私 ⑥色:脸色 喜形于色/和颜悦色/色厉内荏⑦足:脚 足不出户/画蛇添足 ⑧负:背 负荆请罪 负薪救火⑨若:好像 呆若木鸡/若明若暗/固若金汤四、有关刻苦勤奋的成

2017年中考重点文言文复习讲义,标签:中考教案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5、加 :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虚报   ②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戴上 

③大王加惠:给予   ④万钟于我何加焉:好处    ⑤而山不加增:更加

6、或  a有时:或遇其叱咄/ 或王命急宣/或置酒而招之

b有人:或以钱币乞之/ 或凭或立,不一状今或闻无罪/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c或许: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7、则:①那么:(在句首,连接句子)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然则何时而乐耶

②如果: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③就(句中,表连接):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④却: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⑤是、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三、组成语

①益: 更加  精益求精 /多多益善/ 老当益壮    ②患:担心  患得患失    ③辞:言语 辞不达意/义正辞严

④汤:热水  固若金汤/扬汤止沸    ⑤假:借 狐假虎威/假公济私   ⑥色:脸色 喜形于色/和颜悦色/色厉内荏

⑦足:脚    足不出户/画蛇添足    ⑧负:背    负荆请罪  负薪救火

⑨若:好像    呆若木鸡/若明若暗/固若金汤

四、有关刻苦勤奋的成语和诗句:  韦编三绝:(孔子)//悬梁刺股:(孙敬、苏秦) /   凿壁借光:(匡衡)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②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五、内容理解:  

 1、主要内容和主旨:

本文叙述了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以此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中心句:“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如何理解“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苦乐观?

答:(翻译+理解)  生活固然艰苦,但作者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刻苦勤奋的学习中去,以苦为乐,在读书中获得乐趣,精神的富足战胜了生活的贫困,在学习中获得了无限的乐趣,精神上获得巨大满足

3、“余幼时即嗜学”总领全文

4、作者求学遇到哪些困难?体现什么品质?

⑴家贫无书——借书/手自笔录/走送之(刻苦勤奋守信用)

⑵无师解惑——路途远/老师严厉,求师的迫切诚恳恭敬

⑶生活之苦——旅途艰苦(寒冷、路艰)

生活艰苦(住、食、衣)

 (以苦为乐、精神富足)

 

5.“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的原因是什么?

⑴ 勤奋刻苦 ⑵守信 ⑶求师迫切虚心好学,态度诚恳恭敬

6.作者着力渲染求学时的艰难,有何目的?

⑴与同舍生对比,突出自己学习条件的艰苦和勤奋

⑵表现自己能以苦为乐,在读书中获得乐趣,精神的富足战胜了生活的贫困

⑶鼓励马生勤奋好学,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六、翻译句子: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与大师、名人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2、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

3、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没有一点羡慕他们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大概我求学时的勤劳和艰苦就是这样

 

《醉翁亭记》

一、文常: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基础知识:1、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

①“山行六七里”——沿着山路               ②“朝而往,暮而归”在早晨,在晚上

③“翼然临于泉上者”——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④“酿泉为酒”——用酿泉的水

2.意动用法:乐其乐:以……为乐

㈡一词多义:

1、 意 ①醉翁之意:情趣    ②意稍舒:心情    ③ 意暇甚:神情    ④意将隧入以攻其后:打算

⑤意思:鸣之而不能不能通      ⑥每有会意:文章的主旨、内容

2.而 ①并列: 溪深而鱼肥/泉香而酒洌  //蔚然而深秀者/起坐而喧哗者

②转折: 而不知人之乐     ③顺接: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④修饰: 朝而往 //暮而归

3 、然:⑴正确、对:吴广以为然

⑵这样,那样,如此:然则何时而乐耶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然后知生于患而死于安乐也

⑶转折连词:(但是)然足下卜之鬼乎 // 然操遂能克绍

⑷……的样子:  若听茶声然 烨然若神人   屋舍俨然 

5.归 ①吾谁与归:归依   ②云归而岩穴暝:聚拢    ③暮而归:返回

6.临: ①靠近 临于泉上者/临溪而渔

②面对  执策而临之//临表涕零

8、于  a泻出于两峰之间——从   b临于泉上=歌于途,休于树——在

c太守与宾客来饮于此——到

三、内容要点:

1、主旨句:“醉能同其乐”即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理想抱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Tag:中考语文教案中考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 中考语文教案
》《2017年中考重点文言文复习讲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