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歌唱吧,为迎接这辉煌的胜利!注:感叹号没有特殊情况不宜连用。4、逗号逗号的形式为“,”。A、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这传说中的英雄大禹,不就是人民的智慧和希望的化身吗?(上面的这两个例子是因为主语太长,要停顿)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要强调主语)B、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用于充当宾语的较长主谓短语词组之前)例如: 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大家知道,狼总是要吃人的。C、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用在句首的状语之后)例如: 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从那天起,别人就不能到马家院了。 原来,老王并没有到镇上去。D、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例如: 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在前进中思索,在思索中前进。E、用于并列的词组之间。 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流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 桐木岭,黄洋界,朱砂冲,八面山及双马石,是井冈山的五大哨口。F、用于独立语之前或之后。
标点符号教案,标签:高考复习大全,http://www.88haoxue.com注:感叹号没有特殊情况不宜连用。
4、逗号
逗号的形式为“,”。
A、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这传说中的英雄大禹,不就是人民的智慧和希望的化身吗?(上面的这两个例子是因为主语太长,要停顿)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要强调主语)
B、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用于充当宾语的较长主谓短语词组之前)例如:
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大家知道,狼总是要吃人的。
C、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用在句首的状语之后)例如:
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从那天起,别人就不能到马家院了。
原来,老王并没有到镇上去。
D、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例如:
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在前进中思索,在思索中前进。
E、用于并列的词组之间。
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流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
桐木岭,黄洋界,朱砂冲,八面山及双马石,是井冈山的五大哨口。
F、用于独立语之前或之后。
这出现了一个人工湖,你瞧。
党啊,亲爱的党啊,我们要永远跟党走。
G、用于倒装句的句子成分当中。
多好啊,这万象更新的大地。
多美啊,祖国的春天!
H、用于关联词后。
然而,不凑巧,偏偏在这三叉路上挤住了。
但是,要数量的同时,我们更要质量。
逗号误用
1、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点拨]“白天”前应该用分号,因为该句三个分句却是两层意思,不如此显示不出层次。当然,层次间关系除并列外,也可能是承接、转折、因果。
2、在话语人的最后误用逗号
李三问:“去哪里?” “操场!”王二答道,这两个字吐得很重,让李三有些发蒙。
[点拨]在引用的话语结束后,在“说”(道、讲、问、答)之后的标点只能用句号,不能用逗号及其它标点符号。
3、独立的引文前误用逗号。
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
[点拨]完整的直接引用(句号在引号内)前应该用冒号。
4、总结语前面误用逗号。
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点拨] “好一派……春光”是总结前三层,前面的逗号应该改为冒号。
小张考上了北大,小李考上了复旦,小王考上了清华:我们都有一个美好的将来。
用法同上文
5、顿号
顿号的形式为“、”。
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较短停顿,用顿号。例如:
A、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B、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C、我国科学、文化、文艺、卫生、教育、新闻出版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D、慰劳品多得很,面包、饼干、罐头、毛巾,什么都有。
顿号还经常用于次序语之后。如“一、 二、 三、 ”“甲、 乙、 丙、”如果次序语用了括号,就不能顿号,那种“(1)、 (2)、 (3)、 用法是错误的。
顿号误用
1.约(概)数间误用顿号。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95年)
[点拨] 这儿“三、四”是约(概)数,不应有顿号。
2.并列数字(确数)之间缺顿号。
这项任务由三四班共同完成。
[点拨]由“共同”可知“三四”并非一个班。不能缺顿号。
3.集合词语间误用顿号。
“高招”期间,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好大专院、校的收费关。
[点拨] “大专院校”是集合词语,已约定俗成,不能断开。另如,“工农兵”“生动感人”“中小学生”“公检法三家”等。
4.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
来这儿参加冬令营的有湖南、湖北的中学生、广西、云南的大学生。
[点拨] “中学生、广西”中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5.分句之间误用顿号。
今年春季,这个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点拨]此句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不是句子内部的成分并列,而是三个主谓句的并列,应该用逗号。动宾短语并列时同此,如“他常来这里下棋、品茶、听书”也错。
6.语气词后误用顿号。
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海棠呀,玫瑰呀,米兰呀……五颜六色,挺吸引人的。
[点拨]名词加了 “呀”“啊”“呢”等就成了短句,用逗号不用顿号。
7.连词前面误用顿号。
参加这次龙舟赛的有永顺花船、辰溪红船、以及沅陵黄船。
顿号(、)和逗号(,)用法比较。
顿号和逗号都属于句中点号,都表示并列关系。但前者主要用于句子内部成分或短语间(主要是并列的词或词组)的停顿,后者主要表示一句话中间的短暂停顿。两者所彰显的层次不一样,语气停顿长短不同:逗号>顿号。两者用法容易混淆,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较长的并列成分或词组间用逗号,不用顿号。如:
1) 桐木岭,黄洋界,朱砂冲,八面山及双马石,是井冈山五大哨口。
2) 这翻滚的麦浪,这潺潺的溪水,这百鸟的鸣唱,这热闹的劳动场面,使我深深陶醉了。
2、 顿号表示词语间的停顿,但当词语用作句子谓语和补语的并列时,用逗号不用顿号。如:
1)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谓语)
2) 文明,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历史进步的结果,人类智慧的结晶。 (谓语)
3) 你这话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斗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