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高考现代文阅读高考文学类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正文

高考文学类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02-27 21:45:52]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考现代文阅读   阅读:68391

概要: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反映、歌颂、批判、揭露)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作者…的感情。 例题: 1.本文视角独特,立意新颖,请简要分析。(福建卷)《泪与笑》答:人生在世,哭笑本是人之常情,笑是快乐的表示,泪是痛苦的表现。但是,作者从中翻出新意:透过笑看到生的悲苦,揭示出笑的悲剧情调;透过泪看到生的快乐,揭示出泪的阳光意味。文章独特的视角,新颖的立意,表现出作者的机敏与睿智。• 2.结尾作者呼吁“对树充满敬意吧”,文章是如何逐层表现这一主旨的?(5分)答: 由秋天的表情,写到落叶及孩子和老人对落叶的态度,接着写树的成熟完美和作者对树的赞美,然后写树木被人类摧残的命运及作者的忧虑、谴责,最后写到作者的呼吁,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3.请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人在渴望它的改变,有人在期待它的延续——一切都在两难之中。),结合全文,简要说明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是什么。(广东卷)答:眷恋古老的农耕文明,为其终将消失而惆怅。 4.请概括本文的主旨。作者在展现这一主旨时,行文

高考文学类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标签:现代文阅读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反映、歌颂、批判、揭露)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作者…的感情。

    例题:

    1.本文视角独特,立意新颖,请简要分析。(福建卷)《泪与笑》答:人生在世,哭笑本是人之常情,笑是快乐的表示,泪是痛苦的表现。但是,作者从中翻出新意:透过笑看到生的悲苦,揭示出笑的悲剧情调;透过泪看到生的快乐,揭示出泪的阳光意味。文章独特的视角,新颖的立意,表现出作者的机敏与睿智。

•     2.结尾作者呼吁“对树充满敬意吧”,文章是如何逐层表现这一主旨的?(5分)答: 由秋天的表情,写到落叶及孩子和老人对落叶的态度,接着写树的成熟完美和作者对树的赞美,然后写树木被人类摧残的命运及作者的忧虑、谴责,最后写到作者的呼吁,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3.请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人在渴望它的改变,有人在期待它的延续——一切都在两难之中。),结合全文,简要说明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是什么。(广东卷)答:眷恋古老的农耕文明,为其终将消失而惆怅。

    4.请概括本文的主旨。作者在展现这一主旨时,行文上有何特点?请赏析。答:本文通过赞美杨柳“贱”而有用、高而能下的品质,体现了作者在处世待物上超越世俗名利欲念的人生观念。2分) 行文婉转曲折,自然舒展。2分)结合原文赏析。2分)

    5.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河南卷)答:①通过发现“阳光的香味”,肯定农夫的阳光生活、美好劳动、务农的选择,评价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没有壮怀”,强调人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②肯定一种贴近阳光、接近自然的生活和人生。

    6.作者对绵绵土的回忆和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抒写,寄托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答:(1)对绵绵土的回忆,寄托了作者对故乡和故乡古老习俗的怀念。(2)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抒写,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3)讲述了生命与母体、人与故土之间难以割舍的精神、情感联系,表达了游子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7.文章中说:“这是当今社会中村落的悲哀,而对于村落以外的人,是什么也谈不上的,或幸或悲。”这蕴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你怎样看待村落的命运?(重庆)答:(1)作者的情感态度: ①对当今村落的处境表示同情与遗憾;对“村落以外的人”的态度感到迷惑与无奈。 ②唤起人们对村落命运的关注和思考。(2)略

(三)方法点拨3:层次结构

    问答形式:如何逐层写,结构层次是…,文章构思而言是…,请从结构的角度…

    思路1:从(由)…写到(引出)…,然后…,最后…,从而揭示(体现)…

    思路2:引题——事例——拓展——反思

    例题:

•     1.结尾作者呼吁“对树充满敬意吧”,文章是如何逐层表现这一主旨的?(5分)答: 由秋天的表情,写到落叶及孩子和老人对落叶的态度,接着写树的成熟完美和作者对树的赞美,然后写树木被人类摧残的命运及作者的忧虑、谴责,最后写到作者的呼吁,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2.除了以“沙漠――绵绵土――沙漠”为恩路安排的文章结构,本文还另有一个隐喻性的表达结构,请写出体现这一线索的三个关键词语。答:母体——绵绵土——故乡

    3.文章以“说村落”为标题,就文章构思而言,作者对“村落”是如何“说”开去的?(4分)(重庆)答:(1)由村落的符号化和含义的模糊引出话题。(2)再以事例形象地说明村落的含义。(3)由村落的居住说到村落的精神。(4)联系自己和当下社会,反思村落精神的被遗忘。

二. 对“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的题, 多用原文或整合原文语句作答。

(一)答案表述的原则:

1、忠实于题干。题干包含了题目的要求和一些答题的信息,题干中往往隐含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表达方式。审清题干是做好阅读题的前提。

2、忠实于原文。“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之中,不要凭空去想。”这教给我们做现代文阅读题的一条基本原则,即答案在文中找。即使有些题目找不出原词句组成答案,也要弄通语境,得其要旨,不能自由生发,离“题”万里。

3、忠实于语言规则。阅读题答案表述要依据题干要求和文中答案信息作答,做到要点全面,内容精确,用词准确,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规定数。

(二)、答案表述的技巧——截、改、写。

1、截。截是指题目答案就是原文的某一句话、某一个词,我们只要原原本本把它移出来或裁出来,按规定写进答题处就可以了。

2、改。改就是我们在找出题目答案所在的语句后,由于语句有不合书写要求或语句含有不合题意的杂乱信息,需要加以改造,这时要求根据题意,选出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重新组合、表述。

3、写。有些阅读题答案在原文语句中找不到,需要我们整体把握段前篇或全面理解上下文语境才能悟出答案。这样的题目要求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把答案意旨表达出来。做这类题目,答案书写要严格遵守第一点谈及的三原则,吃透答案的内容要点,吃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方式,用规范的语句表达。

(三)如何在原文中寻找语句答题

1.定区域。先确定题干中的语句在原文中哪个段落,从而划定选择答案的有效区域。

2.明方向。认真审读题目,弄清所问,找准答题方向,再“瞻前顾后”结合上下文(包括上下段落)进行分析,找出最切题的语句作答。

[例]1.如何理解“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的含意?(2分)

答案:村落的真正意义在今天被许多人淡忘了,似乎仅仅只是农民居住的地方。

 2. 根据全文,概括说明作者眼中“村落”的完整含义。(4分)

答案:(1)农民的居住地。(2)诗意与温馨。

(3)愁苦与艰苦。 (4)对自己的麻木与忍耐。

3.文中说:“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4分)

   答:“瓦”真实记录了“我”的童年生活,能勾起“我”对童年时代乡村生活的回忆。(切记:带有比喻义或象征义的词句,在答题时一定要将它还原为本体。)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高考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现代文阅读
》《高考文学类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技巧》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