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活动背景春天,是万象更新的季节。人们面对生机勃勃的春天,有画不尽的色彩,有写不完的诗篇,有唱不完的歌儿。对我们昆明而言,三四月份春意正浓,我们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结合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走进大自然”之“春天来了”提供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春姑娘在哪里”开展寻春活动,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寻找春天的足迹。活动目标1.积极参加“找春天”的活动,调动各种感官观察、感受、发现春天的主要特征。2.体会亲近大自然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欣赏力,懂得赏春活动中应有的文明行为,具有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3.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活动成果形式1.学生的习作、磁带、图画、标本等。2.有关活动的照片等。3.有关活动内容的专栏、板报等。4.学生的经历、体验、体会等。(以录音或习作方式出现)5.举行“颂春”联欢会,综合展示活动成果。活动的总体实施框架
春天来了─春姑娘在哪里? 教学活动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标签:一年级思品教学设计模板,http://www.88haoxue.com活动背景
春天,是万象更新的季节。人们面对生机勃勃的春天,有画不尽的色彩,有写不完的诗篇,有唱不完的歌儿。对我们昆明而言,三四月份春意正浓,我们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结合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走进大自然”之“春天来了”提供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春姑娘在哪里”开展寻春活动,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寻找春天的足迹。
活动目标
1.积极参加“找春天”的活动,调动各种感官观察、感受、发现春天的主要特征。
2.体会亲近大自然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欣赏力,懂得赏春活动中应有的文明行为,具有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
3.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
活动成果形式
1.学生的习作、磁带、图画、标本等。
2.有关活动的照片等。
3.有关活动内容的专栏、板报等。
4.学生的经历、体验、体会等。(以录音或习作方式出现)
5.举行“颂春”联欢会,综合展示活动成果。
活动的总体实施框架
活动主题
活动分项
学生自主选项
自选导师
1.找春天
组织学生到校园里找寻春姑娘:
说一说、写一写;
拍一拍、画一画、涂一涂;
制作压花标本。
2.春天里的变化
小组共同找寻春天的变化;
填表:春天的变化;
画嫩芽、涂色。
3歌颂春天
小组交流、学习自己收集的歌颂
春天的歌曲、诗歌;
表演:唱一唱、演一演;
“颂春”组词大赛。
4.展示春天
作品展示:有关春天的照片、图片、标本、文字等。
5.留住春天
观看有关“春天”的VCD;
讨论:我为春天做什么?
情景故事小表演:
(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颂春诗歌朗诵会。
活动过程
1.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根据课本提供的素材确立活动主题。教师通过描述春天的美景,激发学生探究春天的兴趣。学生集体讨论交流,教师帮助学生整理成活动主题。
2.学生自主组建活动小组,选择活动项目。学生分成四人小组,选出小组长。各小组根据小组成员特点出发,分必选项目与自选项目,制定好小组活动方案。教师做好指导、协调工作,审视方案的可行性。
3.学生根据各小组活动方案展开综合实践活动,交流活动成果。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采取“半扶半放”的策略,发动家长,采用导师制,指导、督促、激励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学生交流、评价活动过程。
(1)聘请家长为导师,利用双休日带领学生进行一次踏青,开展拍照、放风筝等活动。
(还可借助春游或参观校园之际,指导学生寻找春天。)
(2)回校后聘请语文老师为导师,指导学生以春天为主题,进行录音或习作练习。利用晨会时间,学生上台朗诵习作,在小组内评议,并择优刊登在班级板报上(或推荐给有关刊物)。
(3)利用一节课外活动课,为全体学生播放有关春天的电教资料,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欣赏春天的美景。
(4)聘请音乐老师、家长、同伴等为导师,学唱一两首有关春天的歌。利用一节课外活动课,每小组推荐一个节目在全班进行歌咏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
(5)聘请美术老师为导师,利用一节课外活动课,用图画的形式描绘春天,可画实景,也可画想象画。图画择优布置在班级专栏中。
(6)全班举行一个“春”的组词大赛,每位学生查阅书本、工具书、网络等,各自制成卡片,看谁组得多。
(7)利用班队活动交流、展示自选项目的活动成果,如:照片、图片、朗诵等。
(8)在五一劳动节前举行“颂春”联欢会,综合展示活动成果。
4.学生对活动过程进行反思、评价。教师提供反思问卷,由学生反思活动历程,记录活动体验与感受。评价以过程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为主,结果评价与老师、家长和同伴激励性评价为辅。
活动总结
这次“春姑娘在哪里”的大型活动,融入了品德与生活、语文、音乐、美术等课程中关于春天的内容,可谓是一次真正的综合实践活动,历时一个多月。通过活动,我们有以下收获与反思。
1.在活动中初步培养了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及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会在老师指导下制定活动方案,按方案有计划地活动。在小组中培养了学生的群体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上一篇:我换牙了──保护牙齿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