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一、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其中水是生命之源,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清水资源现状,树立合理利用水资源和节约的意识,为构建节约型社会出一份力。2.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②知道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③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④培养读图分析能力和信息、资料的搜集、整理、交流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走访调查,使生活中的地理与书本中的地理知识相结合,从而培养地理学习能力。2.引导学生探究“我国严重缺水的西北、华北地区,缺水原因是否相同”,培养质疑、综合分析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珍惜、合理利用、倡导节约用水的资源观,培养水资源保护意识。3.重难点的突破重点:①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及相应的工程建设。②树立正确的水资源保护利用意识。难点:调查、整理资料,表达能力的提高。突破在于通过活动,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二、课前准备活动1.学生搜集区分有关水资源的名词
水资源 课堂实录,标签:八年级地理教学设计模板,http://www.88haoxue.com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其中水是生命之源,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清水资源现状,树立合理利用水资源和节约的意识,为构建节约型社会出一份力。
2.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②知道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③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④培养读图分析能力和信息、资料的搜集、整理、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走访调查,使生活中的地理与书本中的地理知识相结合,从而培养地理学习能力。
2.引导学生探究“我国严重缺水的西北、华北地区,缺水原因是否相同”,培养质疑、综合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珍惜、合理利用、倡导节约用水的资源观,培养水资源保护意识。
3.重难点的突破
重点:
①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及相应的工程建设。
②树立正确的水资源保护利用意识。
难点:调查、整理资料,表达能力的提高。
突破在于通过活动,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
二、课前准备活动
1.学生搜集区分有关水资源的名词。
2.学生表述水资源的现状。
3.调查家乡关门水库。
4.学校、家庭用水调查。
三、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
师:(组织教学)同学们在课前已经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查,有的还准备了表演。现在,先看一个表演,你们会猜到什么呢?
送水者(姚运刚):一学生头戴赵本山式的帽子,走着赵本山式的步子,肩上扛着纯净水桶,从一侧走向另一侧,口喊:“送水、送水、送水喽!”(学生能说出与水有关)
(从生活身边的地理出发,创设情境,引发兴趣,活跃气氛,直奔主题。)
师:看,生活水平提高了,连水都成了商品。水一旦被人类利用了,就成为了资源。本节的课题就是(板书)水资源。
师:今天就让我们以书中的内容为线索,以我班同学搜集、整理的内容为骨架,说说你们的心中所思、所想。你们准备好了吗?
(给学生适应的时间,作好准备)
生:准备好了。
主题一 水是宝贵的资源
师:现在请第一组同学上场。
冯凯:我们收集了有关水的一些名词。觉得有很多同学可能对本节的课题“水资源”与平时媒体中常谈到的“水能资源”和“水利资源”的区别产生了兴趣。
孙飞:从广义上说,水资源是指包括海水在内的地球水量总体。我们平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水能资源通常是指河流或潮汐运动产生的能量。它是从能否发电这个角度来说的。水利资源包括江河、湖泊、地下水等,可供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用水。
(板书)1.水是生命之源
冯凯:是的,咱们今后写作文时,可得仔细斟酌,不懂就问,千万不能不懂装懂。现在,把书翻到75页看图3.16的文字说明,从中找出最能说明水资源有限的数据。(由学生回答)
孙飞:真是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啊。水是生命之源,可水资源实在是太有限了。
“水是宝贵的资源”是我俩共同的心声。
(板书)2.水是宝贵的资源
师:的确,水是宝贵的资源。但随着人口的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等原因,人类对淡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又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听,谁在哭?──水在哭!
第二组:水资源的哭泣
我们组自编了有关水资源现状的内容,请听: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