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课堂实录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2017年镇公开课《毛主席在花山》教学实录» 正文

2017年镇公开课《毛主席在花山》教学实录

[05-18 22:32:44]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   阅读:68998

概要:师:好了,把我们刚才所说的整理一下记录下来。我们交流下一处。“这位首长,好像在哪儿见过?”大爷真的见过毛主席吗?生:可能真的在战争时期见过呢生:可能见过毛主席的照片。生:可能在梦里见过。笑。师:大家想一想,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看到一个陌生人很熟悉,感觉自己好像在哪见过?其实自己并没有见过,只是他跟自己熟人有些地方很相似。那,这位大爷会是……生:也许他根本没见过毛主席,但见过哪位首长和毛主席很象。师:比如说,生:嘴角长着黑痣。。师:笑。可能他见过的首长,就和毛主席一样平易近人。很亲切。好继续。师:“碾盘上的玉米,在碾子的碾压下,散发出淡淡的米香,伴随着毛主席和乡亲们亲切的谈话声,飘向小溪,飘向山峦,飘向好远好远的地方。”这是课文的最后一段。总结部分。如果是我们,我们一定会这样写:“啊,毛主席,您平易近人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生笑。师:怎样写好呢?大家都认为课文写得好。那么大家好好读读这段话,想一想作者的到底是在赞颂什么?生:赞颂了毛主席平易近人的精神。生:赞颂了毛主席关心群众的精神。师:仅仅是这些吗?大家要抓住重点词,看“伴随着毛主席和乡亲们亲切的谈话声”,想

2017年镇公开课《毛主席在花山》教学实录,标签: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师:好了,把我们刚才所说的整理一下记录下来。我们交流下一处。

“这位首长,好像在哪儿见过?”

大爷真的见过毛主席吗?

生:可能真的在战争时期见过呢

生:可能见过毛主席的照片。

生:可能在梦里见过。

笑。

师:大家想一想,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看到一个陌生人很熟悉,感觉自己好像在哪见过?其实自己并没有见过,只是他跟自己熟人有些地方很相似。那,这位大爷会是……

生:也许他根本没见过毛主席,但见过哪位首长和毛主席很象。

师:比如说,

生:嘴角长着黑痣。。

师:笑。可能他见过的首长,就和毛主席一样平易近人。很亲切。好继续。

师:“碾盘上的玉米,在碾子的碾压下,散发出淡淡的米香,伴随着毛主席和乡亲们亲切的谈话声,飘向小溪,飘向山峦,飘向好远好远的地方。”这是课文的最后一段。总结部分。如果是我们,我们一定会这样写:“啊,毛主席,您平易近人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生笑。

师:怎样写好呢?大家都认为课文写得好。那么大家好好读读这段话,想一想作者的到底是在赞颂什么?

生:赞颂了毛主席平易近人的精神。

生:赞颂了毛主席关心群众的精神。

师:仅仅是这些吗?大家要抓住重点词,看“伴随着毛主席和乡亲们亲切的谈话声”,想一想作者到底还在赞颂什么?

生:是毛主席和乡亲们的友谊。

师:是友谊吗?能不能换个词?

生:情谊!

师:对。毛主席和群众的身后情谊,就像这淡淡的米香一样飘向远方,被人们久久地传诵着。作者这样写,很“含蓄”(板书)。我们以后写结尾也要这样,不要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是很巧妙地吧自己的情感蕴含于赞美其他事物之中。

师:好了,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这篇课文的语言,也很有特色,是什么呢?

生:很家乡化。

师:举个例子。

生:俺们……大半年……顶什么用……

师:很好,我们找一段典型的来读一读。分开角色,男生读警卫员的话,女生读大娘的话,老师读大叔的话。

师:有意思吗?

生:感觉象在看电影。

生:好像眼前出现了这幅画面。

师:人物怎么说,他就怎么写,这样的语言很生活化,很真实,这叫“语言通俗”。以后我们写作也要这样。

教后记:教会了学生一些体会的方法和写作方法,感觉很踏实。不足的是没有总结,下课时间就到了。

 

 


 

上一页  [1] [2] 


Tag: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课堂实录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
》《2017年镇公开课《毛主席在花山》教学实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