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师:这么美的一幅画,该给它取个名字! 生:叫“热闹的鸟岛”。 生:“彩色的鸟岛”。 生:我叫它“鸟儿俱乐部”。 生:“鸟的世界” 师:小朋友取的名字都不错!这热闹、神奇的鸟岛真是鸟的天堂呀!让我们一起把鸟的世界介绍给其他游客吧! 生:(齐读第三小节) 案例评析: (一)让学生真正自主地与课文零距离 案例1,老师借助了“影片欣赏”这一手段,给学生对鸟岛的认识带来了感性体验。尽管这样,学生对于文本的感悟一旦脱离这段影片欣赏,就显得有距离感。而案例2设计了让学生自己贴图布置鸟岛的环节,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同时也更多的关注了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景激情,由情引意,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激活。老师始终围绕这张图来“顺水推舟”式地加强学生对第三小
再上《鸟岛》——案例对比评析(实录),标签: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案例评析:
(一)让学生真正自主地与课文零距离
案例1,老师借助了“影片欣赏”这一手段,给学生对鸟岛的认识带来了感性体验。尽管这样,学生对于文本的感悟一旦脱离这段影片欣赏,就显得有距离感。而案例2设计了让学生自己贴图布置鸟岛的环节,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同时也更多的关注了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景激情,由情引意,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激活。老师始终围绕这张图来“顺水推舟”式地加强学生对第三小节一些关键词语的理解。这种不着痕迹的艺术化处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沉浸在自己的体验中,不知不觉地全身心投入了语言学习。“文本”与“体验”如此交融,学生既获取了知识,又发展了语言,学习效果可见一斑。
(二)“板块式”的设计强化了整体感悟
新课程强调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老师要力求淡化分析、强化感悟,在教学环节上也要提倡“板快式”的设计。案例1,尽管老师兼顾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抠词分析”的味道还是挺重的,在案例2“贴图说图”的板块设计下,围绕图根据学生的回答自然地进行了想象说话训练,“故意欲拿掉鸟窝、鸟蛋”这一环节又激起了课堂讨论的高潮,在讨论中,理解一些词儿的重要性迎刃而解,而老师只“挑起了事端”,激起了学生精彩朗读的欲望。在讨论中,学生明白了鸟窝、鸟蛋多也说明了岛上的鸟儿多,他们对这一小节自主地获得了整体感悟。
上一篇:台湾的蝴蝶谷(教学案例)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