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石头书》教学实录、反思和评课

[02-25 14:35:48]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   阅读:68749

概要: [师]对,刨就是挖掘。刨根问底是指遇到不懂或有趣的问题一直追问到底,直到彻底弄明白为止。这就叫——? [生齐] 刨——根——问——底。 [师]这是科学探究精神的体现。今天我们随着作者阅读了石头书,了解了有关石头里蕴藏了这么多知识。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类似的石头书这样的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究,去研究。我们现在应努力学习,长大了去揭示哪些奥秘。 《石头书》教学反思 一、探究试阅读是一种问题质疑式学习,从学生的“问”开始,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 当我出示课题后,我抓住机会顺学而导:“好,咱们今天就研究一下石头书(板书:17石头书)。你想了解石头书的什么?请告诉大家,咱们共同研究。”唰!许多只小手举起来,像春雨之后的新笋!个个眼睛里闪烁着渴望。有的摇着小手,巴望老师让他先说。孩子们想探究的问题可真多:石头书是什么样子?石头书上有字吗?石头书上有画吗?石头书是谁写的?石头书是哪里出版的?石头书有什么作用?石头书能买得到吗?我边听边扼要而郑重其事地板书着:样子?字?画?作者?出版?作用?买?……啊!多么可爱的孩子!课文题目《石头书》已把他们深深地吸引住了…

《石头书》教学实录、反思和评课,标签: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师]对,刨就是挖掘。刨根问底是指遇到不懂或有趣的问题一直追问到底,直到彻底弄明白为止。这就叫——?

 

[生齐] 刨——根——问——底。

 

[师]这是科学探究精神的体现。今天我们随着作者阅读了石头书,了解了有关石头里蕴藏了这么多知识。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类似的石头书这样的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究,去研究。我们现在应努力学习,长大了去揭示哪些奥秘。

 

 


《石头书》教学反思

 

一、探究试阅读是一种问题质疑式学习,从学生的“问”开始,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

 

当我出示课题后,我抓住机会顺学而导:“好,咱们今天就研究一下石头书(板书:17石头书)。你想了解石头书的什么?请告诉大家,咱们共同研究。”唰!许多只小手举起来,像春雨之后的新笋!个个眼睛里闪烁着渴望。有的摇着小手,巴望老师让他先说。孩子们想探究的问题可真多:石头书是什么样子?石头书上有字吗?石头书上有画吗?石头书是谁写的?石头书是哪里出版的?石头书有什么作用?石头书能买得到吗?我边听边扼要而郑重其事地板书着:样子?字?画?作者?出版?作用?买?……啊!多么可爱的孩子!课文题目《石头书》已把他们深深地吸引住了……。把“聪明”的机会让给学生,反衬了教师智慧可爱的一面、亲和的一面、感性的一面,放大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二、引导学生感受岩石这本大书的神奇趣味,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利用多种渠道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石头书》以对话的形式向我们介绍了化石的作用,其中认识化石上的字和画是本文的难点。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先读,找出字和画,并随机进行解释,用形象的画面和专业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效果较好。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在积极情感的驱动下自主地、能动地阅读,实现语文再创造。但是最后在了解了化石的作用,让他们根据收集的资料介绍时,未处理好,效果欠佳。象这类知识性的课文中,如果让学生充当科学家来介绍自己学到的知识,引导学生投入问题情境中进行探究,一定会处于最佳状态,探究的欲望很强。

 

课文读完后,我告诉学生:“化石就像是地球的日记,里面有很多奥秘还等待你们去探索,例如地球是如何形成的等等。”让学生带着一个更大的问题走出课堂,进一步查找资料,去调查、实验,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在综合实践中,学生要为解决新问题而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取舍、加工、重组等,可以充分释放学生的探究潜能。

 

三、现代科技手段辅助学习。

 

课堂上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朗读深入感悟课文,了解“岩石”这本大书中的自然科学知识,使学生有感“趣”、知“趣”到探“趣”,并拓展视野,自觉的探索大自然,开发初步的探究精神。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使整个过程体现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四、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分角色读、表演读、示范读、小组合作读等方式从正确流利达到有感情。在读中落实重点词句,在读中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初步的探究精神,形成独特的情感体验。重视学生的表达能力训练,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石头书》评课

 

海门货隆中心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研组

 

季陈娟:《石头书》这篇课文情趣盎然,寓科学知识于充满童真的对话中,科普作品成了有趣的儿童读物,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毛老师采取以问设疑、以疑激趣的方法,鼓励学生释疑、质疑,深入探究,从“石头可以成为书吗?”的提问开始,到石头书里是否真的“有字”、“有画”、“有知识”、“有财富”的深入探讨,课文中所有的知识要点和难点几乎都是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解决的。这对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质疑、探究能力很有好处。这堂课的多媒体课件运用得较好,不仅突出了重点,节省了时间,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拓展了他们的视野。最后还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国国家地理网和中国化石网两个网址。笔者认为,这不是形式,而是一种刻意的引导和追求。

 

许凤英:在这堂课中 ,毛老师做到了“三个开放”,即“向教科书外的文本资源、网络资源开放:向丰富的生活资源开放;向语文资源的拥有者开放。”“依托对语言文字的阅读感悟,鼓励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问底,乐于探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这是毛老师为这堂课确定的一个教学重点。应该说毛老师出色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给听课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是一堂充分体现语文课改精神、具有研讨价值的好课。

 

周森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符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第2学段(3、4年级)阅读教学提出的的要求。教师不仅重视朗读指导,而且十分注重词义的辨析,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例如,引导学生辨别 “雨痕”和 “波痕”的细微差异,仔细体会“刨根问底”一词特殊的深刻含义,等。在本校上课时还曾引导学生专门对课文中 “印”、“痕”、“迹”三字的形和义作了辨析,充分体现了她对语言教学要求之精细。毛老师没有仅仅把课上成一堂科学课,而是抓住文章线索引领学生进入课文,在感悟文章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学到科学知识,同时也鼓励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问底,乐于探索,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毛老师紧扣课题,用“为什么说石头是本书”引入课文,领导学生主动探索,自读1-9节,理清两方面,不仅形状像书,而且上面有字有画,字是雨痕、波痕和矿物。对于这些学生不常见的东西,毛老师用课件找了一些图片展示给学生看,两块的处理方式也不同,对于石头上的画,毛老师让学生读读找找,看图再读课文,并设计填空练习总结,用课件演示地壳运动变化,也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科学知识。在这基础上毛老师并没有对文本一读而过,而是继续挖掘文本,让学生找出表示时间长的词语。“很久很久以前”“很多很多年”并指导朗读,这也体现了语文性。

上一页  [1] [2] [3] 


Tag: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课堂实录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
》《《石头书》教学实录、反思和评课》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