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2、担心学生预习程度不会一样。如果把教学目标比作从此顶点到另一顶点,那么,预习就是提前开始“征程”。每个人出发后,自然会拉开距离,但等到老师“上场”的时候,最后一位同学也已经“走出一段距离”了。岂不是比大家“统一步伐”,听候老师的“枪声”,非摁住不让“提前走”要好?3、如果学生预习“学会”了,不是意味着“还怎么教”的问题,而是“教什么”的问题。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提供同类知识的提高训练。“教的那个什么”仅仅是以教材中的难度为封顶吗?如果是这样,我们只能“教教材”,而不是在“用教材教”。如果同意可以超越教材,那么,预习后教学的起点就已经站在了教材现有的起点,可以在此基础上“走得更远”。我依据框架,把张老师的几个环节分成板块。为什么我们提倡是板块备课,而不是教环节备课。简单讲,课堂应该是螺旋形的,而不是线性的。而环节备课极易导致线性(直线推进,学生的思维也处在一个水平线上),板块备课则较易体现学生思维螺旋形上升。同时,更易体现用一两个大的问题总括全文。(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不是几句能讲清楚的,只是提出这个方向:一堂课问题不是越多越好,而是一两个核心问题能贯穿全课为佳。) 下面
评春天老师《微笑着承受一切》教案(含教学实录),标签: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2、担心学生预习程度不会一样。如果把教学目标比作从此顶点到另一顶点,那么,预习就是提前开始“征程”。每个人出发后,自然会拉开距离,但等到老师“上场”的时候,最后一位同学也已经“走出一段距离”了。岂不是比大家“统一步伐”,听候老师的“枪声”,非摁住不让“提前走”要好?
3、如果学生预习“学会”了,不是意味着“还怎么教”的问题,而是“教什么”的问题。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提供同类知识的提高训练。“教的那个什么”仅仅是以教材中的难度为封顶吗?如果是这样,我们只能“教教材”,而不是在“用教材教”。如果同意可以超越教材,那么,预习后教学的起点就已经站在了教材现有的起点,可以在此基础上“走得更远”。
我依据框架,把张老师的几个环节分成板块。
为什么我们提倡是板块备课,而不是教环节备课。简单讲,课堂应该是螺旋形的,而不是线性的。而环节备课极易导致线性(直线推进,学生的思维也处在一个水平线上),板块备课则较易体现学生思维螺旋形上升。同时,更易体现用一两个大的问题总括全文。(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不是几句能讲清楚的,只是提出这个方向:一堂课问题不是越多越好,而是一两个核心问题能贯穿全课为佳。)
下面是张老师设计的教学过程:
遗憾的是教学过程里,都是教师的“教”,几乎看不到学生的“学”。备课关注“教”,这也是上课时老师眼里没有学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我们的有效教学框架里,我们把“个体学生的学习清单”单独列出来,强调备课的时候心里、眼里、手下都要想着学生在此时此刻做什么。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出示松鼠图片)
孩子们,这是什么?你们喜欢它吗?
一位小姑娘,年龄和你们差不多,她梦寐以求有一只小松鼠作伴。有一天,她的父亲在山林路边等车,意外地逮到一只小松鼠,准备送给女儿。可是,父亲最终放了那只松鼠。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只松鼠。
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设计评估:
不让孩子预习,最方便的就是老师的设置疑问导课。但是,我们要问的是,孩子真的连课文都没看过吗?只要几分钟扫一眼,这些问题还能激起孩子的兴趣吗?当然,我们这样说的目的,是坚决支持孩子预习,预习是孩子唯一一次独力学习的机会。不能剥夺,也不容剥夺。
二、粗读课文,感知大意。
1、生自由读文,边读边勾生词。
2、同桌交流识字方法,并把疑难生字向同桌提个醒。
3、出示小黑板上的生词,请生读,齐读,了解自学生字情况。
4、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父亲意外捉到一只松鼠,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可是他居然把它放回了山林。当女儿得知这件事后,不但没有责怪父亲,反而关注那只松鼠的命运。)
5、师边叙述边板书:逮——放——惦
设计评估:
如果有预习,这些比较枯燥的识字环节就可以大大减少,这段宝贵的前半段教学时间就可以用来作更多,更有价值的训练。毕竟,识字不是我们的核心目标,只是我们达成核心目标的梯子,同时也是障碍。作为梯子和障碍,越早搭建(扫除)越好。
另,对概括主要内容,教师非要用一个字来概括,这是谁的发明?这样概括的学理何在?不是说这样概括到最简不行,概括的要义就是简单,但不是简单到别人看不出是什么意思。较为符合学理的概括是“谁干什么”,而一个字的概括不是教学生概括的方法,是教师自创的不符合学理的概括方法。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一自主学习“逮松鼠”部分。
1、我们去瞧睢父亲逮松鼠吧。请孩子们自由读第三段。用横线勾出描写松鼠的句子,用波浪线勾出描写父亲逮松鼠的句子,并想想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2、汇报自学情况。
⑴松鼠是什么样的?从松鼠外形描写中体会到什么?
⑵当父亲去逮松鼠,松鼠要逃跑,课文是怎样写松鼠的呢?
出示句子:“可是没等我接近,那个圆球就‘嗖’地一下蹿上树梢。~~~~~那些小精灵呢,~~~~~~”
A、④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到松鼠怎样?
B 、这句中的省略号表明什么?
C、这些语句该怎样读呢?
⑶这样一只活泼伶俐的松鼠,父亲是怎样逮住它的?
3、父亲费了很大的劲才逮到一只松鼠,心情怎样?联系前面的语句来说。(心里非常高兴)
4、领读感悟。是呀,小松鼠机灵、敏捷,父亲逮它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课文都写得淋漓尽致,我们再去感受感受一下吧。老师引读第三段。
设计评估:
假如学生课前预习了,此处对于核心知识的学习,应该是“教”在先,“学”在后。道理很明显,因为学生课前已经“尝试学”过了。而此处学生如果没有预习,马上“自主学习”,在紧促的一节课内所花的“代价”就要考虑值得还是不值得。“自主学”是一个积累和试错的过程,而此处缺少方法的“自主学”所能取得的效果让人怀疑。因为“自主学”的要义是“外人没有干预”,从张老师后面的设计来看,并不是真的学生“自主学”,而实际还是老师“教学”。
另,教学如此零碎切割课文,实在是一种较为“残忍”(无贬义)的课文学习方法。
二合作学习“放松鼠”部分。
1、过渡语:多么伶俐,多么惹人喜爱的小松鼠呀,却被父亲逮住了。假如你看到这只可爱的小松鼠,你会怎么做?文中的父亲是不是这样做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四至六段。分小组合作学习,请齐读学习要求:
小黑板出示学习要求:
⑴小组内读四五六段。
⑵用喜欢的符号标出描写松鼠神情、动作的句子,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⑶用三角形标出描写父亲动作的词语,体会父亲的心情。
2、汇报合作学习情况。
⑴出示躺在网袋里的小松鼠神情的句子:“突然,我看到了它的目光:像是绝望,像是抗拒,像是乞求~~~~”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课堂实录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