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是民族艺术的精髓 (这是本文的第二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充分熟悉课文内容的前提下,自主探究文章主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师:好,读得很好。这篇文章写得这么大气淋漓,写得那么带劲,它运用了一种很成功的修辞手法,你感觉用得最多的是哪一种? 生(部分):排比。 师:我们集中地精读第7段至第12段,请找出你喜欢的排比句,仔细品味,试着给我们读一读。 生1: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师:你喜欢这组排比句,你觉得应该怎么读? 生1:根据形容词、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节奏来读。 师:节奏,我听到了这个词。你听“骤雨/一样,旋风/一样,”句子很短,都是两个节奏,我们读的时候,节奏要快一些。我们来试着读一下,读得要节奏感要强一些,明快些。这一段写的是安塞腰鼓的鼓点变幻多姿,变得很快,语
《安塞腰鼓》课堂教学实录四,标签: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http://www.88haoxue.com师:好,读得很好。这篇文章写得这么大气淋漓,写得那么带劲,它运用了一种很成功的修辞手法,你感觉用得最多的是哪一种?
生(部分):排比。
师:我们集中地精读第7段至第12段,请找出你喜欢的排比句,仔细品味,试着给我们读一读。
生1: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师:你喜欢这组排比句,你觉得应该怎么读?
生1:根据形容词、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节奏来读。
师:节奏,我听到了这个词。你听“骤雨/一样,旋风/一样,”句子很短,都是两个节奏,我们读的时候,节奏要快一些。我们来试着读一下,读得要节奏感要强一些,明快些。这一段写的是安塞腰鼓的鼓点变幻多姿,变得很快,语速要快还是慢?
生2:快。
师:对,如果慢,鼓点就没劲啦。我们来这样读,男生一句,女生一句。男生先读,开始。
男女生分读:“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师:很清脆,很好听。你们觉得节奏感,快感读出来了没有?
生3:没有。
师:没有,你觉得毛病出在哪呢?
生4:我觉得读得虽然很整齐,但是读得比较相同,没有大起大落,节奏感不强。
师:变化,节奏感还不够鲜明。我们再来读一下,注意节奏感再强一些。
(指导分男女生再齐读)
师:节奏感是强烈些,但我觉得速度还是不够快。因为鼓点是一个接一个,我们读得很斯文、很稳。回去再练。你还喜欢哪一句?
生5:我喜欢第12段:“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我觉得这一句话强调了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和火烈,也写出了黄土高原人民的憨厚的品质。
师:你觉得应该怎么读?
生5:要强劲有力,突出鲜明的节奏感。
师:要读得强劲有力,排山倒海。排比句语速要快,一句比一句快。
生(齐读):“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生6:我觉得12段,“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也很好。
生7:我欣赏第9至11段。
师:我们刚才在欣赏第9至11段的时候,它让我们产生丰富的悲壮的联想,想到了古战场,想到了沙场秋点兵,我们读的时候,感情要——
生8:豪放,悲壮。
师:我们用重唱式,曾经给大家教过。分两大组,这一大组先读,这一大组紧跟,开始。
生(两大组重唱式齐读):“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师:好,掷地有声。刚才是段与段的排比,层层扑过来,给人丰富的联想。我发现第7自然段第一句是不是排比句?
生(部分):是。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