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苏教版语文说课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说课《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说课稿)» 正文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说课稿)

[10-21 00:24:01]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说课   阅读:68889

概要: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王芳 一、说教材 1、说对教材的解读 本课的文体是一篇“文包诗”,描绘了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的情景,表达了朋友间依依惜别的真情,展现了李白创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名诗的情境和过程。 根据送别的过程和内在的情感变化,可把文章理解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写两人借赏景藏别情,这里流淌的是缠绵的含蓄之美;第二部分是举杯话别,这里勃发的是奔放的炽热之美;第三部分是写李白触景吟诗,这里展现的是不尽的思念之美。 2、说教学目标的设定 (1)首先说“三维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意思。 技能目标: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古诗。 情感目标:品读文、诗,体会诗文意境和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2)其次说教学重、难点: 鉴于本课文包诗的特殊文体,教学重、难点主要确定为两个: 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意思,做到诗文交融。 在品读中体会诗文意境和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3)最后说教学准备: 准备简单课件,主要用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处以及拓展延伸处。 (www.88h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说课稿),标签: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说课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  王芳

 

 


一、说教材

 

1、说对教材的解读

 

本课的文体是一篇“文包诗”,描绘了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的情景,表达了朋友间依依惜别的真情,展现了李白创作《黄鹤楼送孟浩

然之广陵》这首名诗的情境和过程。

 

根据送别的过程和内在的情感变化,可把文章理解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写两人借赏景藏别情,这里流淌的是缠绵的含蓄之美;第二部分

是举杯话别,这里勃发的是奔放的炽热之美;第三部分是写李白触景吟诗,这里展现的是不尽的思念之美。

 

2、说教学目标的设定

 

(1)首先说“三维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意思。

 

技能目标: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古诗。

 

情感目标:品读文、诗,体会诗文意境和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2)其次说教学重、难点:

 

鉴于本课文包诗的特殊文体,教学重、难点主要确定为两个:

 

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意思,做到诗文交融。

 

在品读中体会诗文意境和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3)最后说教学准备:

 

准备简单课件,主要用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处以及拓展延伸处。

 


 (www.88haoxue.com www.88haoxue.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黄鹤楼送别)本文转载

 

二、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出中心情感“依依惜别”

 

1、继续学习第25课《黄鹤楼送别》,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通过上节课反复读课文,你读懂了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什么情感?能用一个词语来说说吗?

 

 3、课文是怎么通过描写两个好朋友的送别经过来表现两人之间依依惜别之情的呢?这节课我们就随着课文来细细体味。

 

设计意图:教学第一个环节就抓住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线——“送别”以及中心情感“依依惜别”,体现了教学设计从整体入手的理念。

 

(二)学习1、2小节,品味“赏景藏情”

 

1、“依依惜别”这几个字我们说起来很容易,可是对于即将分别的好朋友来说却是那么沉重,打开书,自由读1、2小节,边读边注意体会好朋

友即将分别时的心情。

 

2、哪个句子写出了好朋友即将分别时的心情?(出示句子)指名读,这个句子中有个字耐人寻味,是“藏”字。

 

(1)两位好朋友藏的是什么?

 

(2)他们是怎么藏的呢?(借观赏景色藏惜别之情)

 

(3)他们赏的是怎样的景呢?1、2小节中有一个描绘江上美景的句子,找出来。

 

*我们要善于一边读书一边想象,通过 “烟雾迷蒙、繁花似锦”,你能想象出怎样的画面?

 

*说得真美,谁来读读看?

 

*李白把这“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景象合起来称为“烟花”,这是长江边三月间特有的景象。[副板书:烟花三月]

 

(4)可惜呀,“烟花三月”的景象虽美,两位好朋友却无心欣赏。我们再回到“藏”字上面来。现在思考:两位好朋友为什么先要把这“依依

惜别”之情藏起来呢?

 

 3、齐读这句话,感受一下两人别样的深情。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藏”,引导学生先读到文字的里面,再读到文字的背后,同时还辐射出对“烟花三月”的理解,为后面理解古诗埋下

了伏笔。

 

(三)学习第3小节,品读“对话叙情”

 

1、不忍别,终须别呀!引读。

 

2、如果说两人刚才还在“赏景藏情”的话,他们现在是在“对话叙情”。

 

3、李白和孟浩然的对话里蕴含着深深的依依别情。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用心品味,然后说说你从哪些句子

中读出了依依别情?你是怎么感受到的?

[1] [2] [3] [4]  下一页


Tag: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说课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说课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说课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说课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说课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