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怎样设计一节语文公开课特级教师 蔡向阳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准备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如何运用新课程理念设计语文公开课的问题。下面我把自己的学习体会与大家交流,以求抛砖引玉。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阵地。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水平,影响着学生的一生发展。那么,怎么样才能使上一堂好课呢?下面我就现行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课堂教学改革目标,谈一谈设计一堂好课的基本思路:一、教学设计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中,大多数教师都认识到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在判定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上具有重要作用,但究竟应该确立什么样的目标,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以往,人们主要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对知识特别是教材内容的掌握上,对教材以外的目标考虑较少。当前,在现代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越来越强调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这里所说的学生的发展包含二个方面,三个层次:1.基础性目标指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所明确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学习能力和相应的思想品德。它是对学生提出的一
怎样设计一节语文公开课,标签: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初中语文教研组计划,http://www.88haoxue.com怎样设计一节语文公开课
特级教师 蔡向阳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准备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如何运用新课程理念设计语文公开课的问题。下面我把自己的学习体会与大家交流,以求抛砖引玉。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阵地。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水平,影响着学生的一生发展。那么,怎么样才能使上一堂好课呢?下面我就现行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课堂教学改革目标,谈一谈设计一堂好课的基本思路:
一、教学设计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
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中,大多数教师都认识到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在判定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上具有重要作用,但究竟应该确立什么样的目标,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以往,人们主要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对知识特别是教材内容的掌握上,对教材以外的目标考虑较少。当前,在现代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越来越强调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这里所说的学生的发展包含二个方面,三个层次:
1.基础性目标
指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所明确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学习能力和相应的思想品德。它是对学生提出的一般要求,是教学质量的基本体现。基础目标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应明确、具体,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并能反映各学科的不同特色。
2.发展性目标
第一是提高目标,主要表现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主体性是学生作为认识、实践和自身发展主体的本质属性,是全面发展的学生的根本特征。主体性发展目标主要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方面。自主性又称独立性,集中表现为自尊自信、自我调控、独立判断、自觉自理等。主动性是对现实的选择和对外界适应的能动性,集中体现在学生对学习的选择性和对社会的适应性上,主动性强调学生有高的成就感,强烈的竞争意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并有很强合作交往能力。创造性是学生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加工、提炼,得出简练的方法或对知识的高度概括。是对现实的超越,是主体发展的最高表现。主体性强的学生不仅表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而且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第二是体验目标,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注重通过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形成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亲自经历或成功的心理体验,感受到课堂生活的乐趣和愉悦。
二、设计教学内容:要注意科学合理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教师必须善于驾驭教材,从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目标出发,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好的课堂教学设计的教学内容具有如下特征:
1.教师正确理解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确定重点和难点,精选具有基础性、范例性和综合性的学科知识,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学科基本结构。同时,教学内容应充实和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和学术研究的新成果。
2.教学内容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3.重视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融合。一方面,从科学理性出发,努力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技能和问题解决的策略方法,并具有科学意识、实事求是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从人文性、社会性出发,重视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关注群体间的社会交往和课堂教学环境的潜在影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陶冶人文精神,发展学生的自信心、自制力,培养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
4.关注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注重学习成效的实效性,进行有效的强化训练,要做到一课一练,实现段段清。避免大规模综合训练。
三、教学设计策略与方法:充分体现“以学论教”
现代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强调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1.学生主动参与
现代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形成独立获取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全人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根据人们对学生参与活动探究的结果,一般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为整节课的1/3以上,学生参与程度比较高的课应有1/2以上的学生主动参与时间。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并形成习惯
体现“以学论教”教学思想的课堂教学非常关注课堂中体现出来的群体间人际关系和交往活动,并积极建立群体间的合作学习关系。其教学组织形式是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在“权威、顾问、同伴”三重角色的选择中,学生在竞争与合作两种关系的处理中,形成良性发展的和谐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相互接纳、相互理解的合作、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好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建构学习主体的过程,它通过多样、丰富的交往形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的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须注意的是,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停留在形式上,应让学生在实质性的讨论中真正地交流想法、丰富见解。
3.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使所有学生都得到最优发展
好的课堂教学非常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自我选择、自我监控、自我调节,逐步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通过讨论、交流、辩论、竞赛等多种活动形式,指导学生学会自由学习、学会自我评价。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承认学生发展存在的差异性,不搞“填平补齐”,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在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发展;承认学生发展的独特性,要尽可能捕捉他们身上表现出的闪光点,发现他们的潜在优势,不追求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平均发展,而是让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个性。在课堂教学中,区别指导,分层教学,而不是按统一模式去塑造学生,使学生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上一篇:各国的文学之父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