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执政的人见他们 认为 没有一个人能拿出解救的办法 使者所乘的车子往来频繁 当:主管、掌管 相:用在及物动词前,有代词作用 谓……为……:认为……是……予一行为可以纾 祸⑺。 国 事 至此, 予不得爱 身;意 走一趟是 解除(国家的)祸患 国家的事情 这种地步 爱惜(自己的)身体 料想 意为贪生怕死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于)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 还可以用言辞 说
《指南录后序》教案5,标签: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执政的人见他们 认为
没有一个人能拿出解救的办法 使者所乘的车子往来频繁 当:主管、掌
管
相:用在及物动词前,有代词作用 谓……
为……:认为……是……
予一行为可以纾 祸⑺。 国 事 至此, 予不得爱 身;意
走一趟是 解除(国家的)祸患 国家的事情 这种地步 爱惜
(自己的)身体 料想
意为贪生怕死
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于)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
还可以用言辞 说明 以前 奉命出使的人 扣留在元营的 窥
探一次
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⑻,翌日,以资政殿学士 行⑼。
寻求 办法 不接受官职 用
(身份)前往
不接受宰相的印信,辞不就职
第一自然段: 出使元营的背景和“求救国之策”的动机。
两个对比
┌“迫修门”──元军攻势凌厉
背景┤
└“皆不及施”──南宋王朝腐败无能
┌“莫知计所出”──满朝大臣,贪生怕死,惊慌失措
崇高精神┤
└“求救国之策”──置个人安危于度外,挺身而出
动机:
1.舍身报国──“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2.想通过谈判,劝说元统治者退兵,挽救危局──“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3.想探敌虚实──“归而求救国之策”
在国难当头,文天祥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挺身而出,甘冒风险,出使元营,这种爱国主义思想和自我
牺牲的精神是应该给予充分肯定的。
初至北营,抗 辞 慷慨,上下 颇惊 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
刚 (我)抗争的言辞激昂 都很吃惊震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高中语文必修三,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高中语文必修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