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教案教学设计3» 正文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教案教学设计3

[10-21 00:23:16]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中语文必修四   阅读:68194

概要:3)李清照前期的词主要描写她的 和 题材集中于描写 和 。4)李清照后期的词主要反映她 、 的生活和感情,充满了爱国之忧, , ,词风也由前期的 、 一变而为 、 。3. 名词解释易安体:李清照的词被称为“易安体”,其特点是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以寻常语度入音律”,“倜傥有丈夫气”。4. 简答题1) 李清照词论的核心是什么? 李清照的《词论》可能作于她的青年时期,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三曾引录,这是一篇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传统词派的论文。文中不仅评论了许多作家词作风格的异同及其创作的得失,而且特别强调词的文辞和音乐的关系,指出词当属于诗文之外的“别是一家”。它的主要特点是既要铺叙又要典重;既有情致又要故实,高雅、流畅、轻灵,严守声律。词“别是一家”的理论,直接影响了李清照词的内容和风格。2) 李清照的生活及词的创作以何为界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后期词的创作发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教案教学设计3,标签: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3)李清照前期的词主要描写她的         和         题材集中于描写          和          。

4)李清照后期的词主要反映她         、         的生活和感情,充满了爱国之忧,         ,        ,词风也由前期的      、       一变而为       、        。3. 名词解释

易安体:李清照的词被称为“易安体”,其特点是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以寻常语度入音律”,“倜傥有丈夫气”。

4. 简答题

1)    李清照词论的核心是什么?

   李清照的《词论》可能作于她的青年时期,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三曾引录,这是一篇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传统词派的论文。文中不仅评论了许多作家词作风格的异同及其创作的得失,而且特别强调词的文辞和音乐的关系,指出词当属于诗文之外的“别是一家”。它的主要特点是既要铺叙又要典重;既有情致又要故实,高雅、流畅、轻灵,严守声律。词“别是一家”的理论,直接影响了李清照词的内容和风格。

2)    李清照的生活及词的创作以何为界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后期词的创作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可以靖康之难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生活富足而美满,即使丈夫赵明诚不时宦游外出,不免寂寞、孤独,也仍不离愉悦、充实的氛围,思想感情比较单纯澄净。因而前期的作品绰约轻倩、自然妩媚,不少作品表现了年轻女性的天真活泼,即使写相思离别也真挚缠绵,朴素深刻,显示出一种极细腻的儿女柔情。后期她经历了国亡、家破、夫死的惨痛打击,过着长期流落江南的动荡生活,感情变得越来越沉挚、悲凉以至凄切。因此,她在词里诉说着迭遭丧乱、受尽磨难的凄惨心情,倾吐哀愁凄苦的内心感受,表现了她的家国之恨乡关之思。

5. 论述题

1)    试论述李清照词作的题材内容及艺术特色。

李清照词的创作以靖康之难,分为前、后俩个时期。前期的作品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描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意境清俊疏朗,风格轻倩绰约、自然妩媚。王灼说李清照“作长短句,能曲折人情,轻巧尖新,姿态百出”(《碧鸡漫志》卷二)。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鱼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词化用孟浩然《春晓》和晚唐诗人韩偓五绝“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的意境,却比诗显得灵巧有致。词人抓住一个生动的细节,自己和卷帘人的一问一答,用“依旧”的淡漠回答,跌出“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无限凄凉的叹惋,却又妙在含蓄,表现出女性对花事的特有的敏感、关注以及惜花、惜春的细腻心理,抒发了对自然和人生美质难久的感伤心理。又如: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

       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词用白描手法,回忆在溪亭的一次尽兴的游玩,传神地写出了少女们的天真烂漫。这类词既恬静又热烈,既微妙又率直,其婉媚秀逸、清新开朗处,乃机杼天成,打破了男子代女性言情的局限。

李清照前期还有一部分描写相思离别的恋情词,以女性身份在词中直接抒写爱情生活,表情极为真挚缠绵,有的还大胆地说出了妇女压抑在内心深处不敢轻易道出的感情,如《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李清照重阳佳节寄给丈夫赵明诚的,词中描写了她孤寂凄清的处境和对丈夫的思念。上片写秋日的百无聊赖,突出情绪的烦闷。开头两句点出“孤”与“愁”,为全词定下基调。“玉枕”两句加重了孤寂冷清的感觉和气氛,衬托了“佳节又重阳”倍加念远的情感。下片写重阳把酒的寂寞感伤,末三句从眼前之黄花着笔,即景设喻,以重阳、黄昏、西风为背景,描绘出人花争瘦,“我亦具物之情”,“物亦具我之情”(刘熙载),极富意境美。此词的特点是以景见情,以物拟人。

靖康之难使北宋丧亡,李清照于宋高宗建炎二年南下江宁,从此再没有重返中原故土。南渡以来,残酷的现实和流离的生活扩大了她的创作视野,炽烈的爱国热情、忧时伤国的思绪,在她的诗、文、词中都有反映。如其《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舞),借梦境以反映自己忧患余生的感慨。于是,抒发忧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描写自己孤独生活的浓重哀愁,成为李清照南渡后词的主要内容;词风也一变早年清丽、明快而为凄凉、低沉。《声声慢》(寻寻觅觅)是李清照此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词以精练的语言展示了词人复杂、曲折的情感世界,概括出南渡以后自己的生活特征与精神面貌,从不同的角度反复描写、渲染情感深层的凄苦、哀愁。再如《永遇乐》(落日熔金):

    落日熔金,暮云碧合,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合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这首词写词人晚年江湖的身世之痛,沧桑之感对故国家园的深情眷念。上片渲染元宵佳节春意盎然,景物佳丽,再以“谢他酒朋诗侣”表明自己心境的黯淡。下片先追忆南渡前汴京妇女欢渡元宵佳节的盛况,再写如今国事日非,自己无心游赏佳节的孤寂愁苦。两相对照下,那种不胜家国的沧桑巨痛隐然言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高中语文必修四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高中语文必修四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教案教学设计3》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