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片断赏析(一)《狗•猫•鼠》赏析之一这一段主要分析了自己仇猫的原因。一是由于猫要吃比它弱小的动物,比如雀、鼠,既要吃它,又不一下子吃它,先得反复盘弄、戏谑,“直待自己玩厌了,这才吃下去”。二是猫有一副媚态,它看见比它厉害的动物会害怕甚至献殷勤。鲁迅在其他教学设计>文章里也讽刺了猫的貌似折中、公允。鲁迅实际上还分析了仇猫的第三个原因,即讨厌猫在人需要安静时它却吵吵嚷嚷。今人拍摄的电视连续剧《鲁迅与许广平》中还特地加了鲁迅夜间看书心境被猫搅得不安宁时,特地出来用长竹竿赶猫的镜头。(二)《狗•猫•鼠》赏析之二开春以后,夜里往往可以听到老鼠发出“咋咋咋咋”的叫声,好像人数铜钱的声音,绍兴人称之为“老鼠数铜钱”。其实,这往往是蛇在追它了,它才发出这种惊恐绝望的叫声。鲁迅有一次看见一只受伤的隐鼠,起初以为是伏在横梁上的那条蛇咬的,后来才知道是长妈妈踏的。鲁迅此间同情小隐鼠(鲁迅当时不知道,隐鼠,即鼷鼠,又称甘口鼠。虽是一种很小的家鼠,但啮人有毒),还是为了反衬他的仇猫。这一段写得最有趣的是墨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工具书
旧来的意味留存——《朝花夕拾》导读,标签:苏教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片断赏析
(一)《狗•猫•鼠》赏析之一
这一段主要分析了自己仇猫的原因。一是由于猫要吃比它弱小的动物,比如雀、鼠,既要吃它,又不一下子吃它,先得反复盘弄、戏谑,“直待自己玩厌了,这才吃下去”。二是猫有一副媚态,它看见比它厉害的动物会害怕甚至献殷勤。鲁迅在其他教学设计>文章里也讽刺了猫的貌似折中、公允。鲁迅实际上还分析了仇猫的第三个原因,即讨厌猫在人需要安静时它却吵吵嚷嚷。今人拍摄的电视连续剧《鲁迅与许广平》中还特地加了鲁迅夜间看书心境被猫搅得不安宁时,特地出来用长竹竿赶猫的镜头。
(二)《狗•猫•鼠》赏析之二
开春以后,夜里往往可以听到老鼠发出“咋咋咋咋”的叫声,好像人数铜钱的声音,绍兴人称之为“老鼠数铜钱”。其实,这往往是蛇在追它了,它才发出这种惊恐绝望的叫声。鲁迅有一次看见一只受伤的隐鼠,起初以为是伏在横梁上的那条蛇咬的,后来才知道是长妈妈踏的。鲁迅此间同情小隐鼠(鲁迅当时不知道,隐鼠,即鼷鼠,又称甘口鼠。虽是一种很小的家鼠,但啮人有毒),还是为了反衬他的仇猫。
这一段写得最有趣的是墨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工具书《辞海》中未见“墨猴”条。鲁迅所知道的关于墨猴的趣闻是听他父亲说的。鲁迅未见过墨猴,见隐鼠舐吃墨汁,就权当它墨猴了。
(三)《阿长与〈山海经〉》赏析之一
夏天睡觉的时候,人往往不盖被褥,所以睡觉的神态在近边的人可以一览无余。长妈妈作为一个来自农村的妇女,不太检点自己睡觉的姿势。也可能由于太疲劳或有利于散发体热的原故,她两脚两手伸开,“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这个描写真是太形象生动了,以至看过这篇散文的人最难忘的一个细节大概就是这个了。长妈妈既然“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这就势必“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这一大一小、一“主”一仆的夜间细节也太有趣了,虽然未见任何对话,但长妈妈的性格已从床上见出一斑了。
(四)《阿长与〈山海经〉》赏析之二
鲁迅童年时渴慕绘图的《山海经》,“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的”。这位叔祖指周兆蓝。字玉田(有的资料上说字玉泉),别字琴逸。清末秀才。鲁迅叫他蓝爷爷。他与鲁迅祖父周介孚是同曾祖的兄弟。他爱种花木,又喜看书、填词赋诗。他的书房里有不少配上画图的书。“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这一说就更加增添了童年鲁迅的好奇感、神秘感、向往感。《山海经》是古代地理著作,共18篇。作者不详。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其中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故事,比如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的故事。长妈妈颇费周折买来她误听为“三哼经”的这本书后,童年的鲁迅就更爱搜集绘图的书了。这有利于他培养多方面的爱好。
(五)《二十四孝图》赏析之一
鲁迅先生为什么说,童年时请人讲了《二十四孝图》中的二十四个故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作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因为二十四孝中有些故事实在荒谬。比如《尝粪心忧》说:“南齐庾黔娄,为孱陵令。到县未旬日,忽心惊汗流,即弃官归,其父疾始二日。医曰:‘欲知瘥剧,但尝粪苦则佳。’黔娄尝之甜,心甚忧之。至夕,稽颡北辰求以身代父死。”医学上只听说有观粪便看病情的,而没听说过尝粪便的。父亲病重,儿子尝粪便,难道是为医生提供配方根据吗?父亲病重,儿子拜北斗星辰又有何用呢?鲁迅认为,二十四孝中有些好学,有些实在难学或者说不能去学。
(六)《二十四孝图》赏析之二
“绅士赤条条的躺在冰上面”借用的是“卧冰求鲤”的故事。《晋书•王祥传》说他后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将军跳下汽车去负米”,借用的是“子路负米”的传说。子路,姓仲名由,孔丘的学生。他服侍父母时,自己只吃粗劣的饭菜,为父母到百里以外去背米。”鲁迅在前文已说过,学“子路负米”并不难,而“卧冰求鲤”则有点危险。这里讽刺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整饬伦纪的文电是常有的”,但却很少看见那些“绅士”、“将军”为老百姓做出类似“卧冰求鲤”、“子路负米”这样的善事来。
(七)《五猖会》赏析之一
这里首先突出了“我”如何想看五猖会的心情,因为五猖会“是我儿时所罕见的一件盛事”。五猖,“据有考据癖的人说:这就是五通神”。这句话语意有些歧义,歧义来自“有考据癖的人”话语的本身。它也许指一个神的名字,也许指五个神的总称。鲁迅接着讲,如果只指一个“五通神”“并无确据”。鲁迅知道或看过的五通神则是五个男人,面目神态“也不见有什么猖獗之状”。少年的鲁迅大清早起来,而且已经高高兴兴看见工人已把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陆续搬下大船了,可偏偏在这个时候,父亲要他回到房里去背《鉴略》,这就使少年鲁迅刚才的喜悦之情到此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正如书中所说,“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我”苦苦背书的时候,“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这就不能不使我们联想到:这简直有点类似《红楼梦》中贾政要打贾宝玉的场面了。难怪后来“我”虽然去了,兴致却大减。
(八)《无常》赏析之一
本书前文已说过,绍兴人呼无常鬼有两种。一种活无常,一种死无常(或称“死有分”)。那时人们最愿意看的是活无常,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是活无常“活泼而诙谐”,二是形象奇特。“单是混身雪白这一点,在红红绿绿中就有‘鹤立鸡群’之概”,头上的特征更为明显,戴着“一顶白纸的高帽子”。此外,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是,手里拿着一把破芭蕉扇,活像济公。据旧时民间的说法,无常的职能是“勾摄生魂的使者”,面孔当然不可能是慈善的、温和的。他绝不包庇任何人,始终是铁面无私的。少年鲁迅对于“死”,还不可能像晚年那么坦然。他对无常的兴趣不过是出于少年的好奇心理。
(九)《无常》赏析之二
这里写戏中的无常。因为,要看动态的无常形象,最好是看舞台上的无常了。看戏的场景还是像《社戏》中所描绘的那样,是在船上看的。戏中的无常“一出台就须打一百零八个嚏,同时也放一百零八个屁,这才自述他的履历。”不知鲁迅是否运用了夸张?演无常的演员一出台如何打一百零八个嚏,同时也放一百零八个屁?“一百零八”在中国古代虽然是一个神秘的数字,但小丑做这种“打喷嚏”、“放屁”的假动作,要作那么多,观众耐烦吗?由于旧社会文化生活贫乏,所以人们看这些戏也十分来劲,甚至通宵去看。
上一篇:《朝花夕拾》导读与练习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