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世说新语》二则分析» 正文

《世说新语》二则分析

[10-21 00:22:3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阅读:68137

概要:《世说新语》分析高维新1、友人: 暴躁易怒,无信无礼,知错就改元方:聪明伶俐,懂礼识仪,率真2、文中讲到元方指出了友人的哪两点不是?他又是如何反驳的?抓住“信”和“礼”进行反驳。首先指出“友人”失约在先,是不守信用,其次指出友人不知反省,反而出言不逊,恶意攻讦(jié),是没有礼貌。针锋相对,言简意赅。3、“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呢?不,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备。失礼,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人没有一生都不犯错误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不放4、本文给我们的启示。我们要诚信做人,以礼待人5、起因:陈太丘与友期行;发展:友人日中不至乃去;高潮:元方据理驳斥友人;结局:友人惭而致歉。6、陈元方的言行有对有错,请分别指出于下:对:①耐心说明;②据理反驳;错:入门不顾。7、《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陈实)和朋友约定正中午时见面,一同外出。过了约定的时间,朋友仍然不来,陈太丘便径自走了。他走后朋友才来

《世说新语》二则分析,标签: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世说新语》分析

高维新

1、友人: 暴躁易怒,无信无礼,知错就改元方:聪明伶俐,懂礼识仪,率真

2、文中讲到元方指出了友人的哪两点不是?他又是如何反驳的?

抓住“信”和“礼”进行反驳。首先指出“友人”失约在先,是不守信用,其次指出友人不知反省,反而出言不逊,恶意攻讦(jié),是没有礼貌。针锋相对,言简意赅。

3、“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呢?不,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备。

失礼,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人没有一生都不犯错误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不放

4、本文给我们的启示。我们要诚信做人,以礼待人

5、起因:陈太丘与友期行;发展:友人日中不至乃去;高潮:元方据理驳斥友人;结局:友人惭而致歉。

6、陈元方的言行有对有错,请分别指出于下:对:①耐心说明;②据理反驳;错:入门不顾。

7、《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陈实)和朋友约定正中午时见面,一同外出。过了约定的时间,朋友仍然不来,陈太丘便径自走了。他走后朋友才来。他的儿子陈元方当时才七岁,正在大门外玩耍,朋友便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回答说:“等您很长时间不见您来,已经走了。”这位朋友便发火骂道:“真不是人!和朋友约好一同外出,却扔下朋友自己走了。”元方便说道:“您和家父约定正中午见面,到了时间您却不来,这是不守信用;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这是没有礼貌。”朋友听后感到惭愧,便从车上下来向陈元方引咎道歉,元方进入大门不再理他。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1、把雪比作撒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柳絮因风起” 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 “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 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2、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文中“欣然”“大笑”“乐”等词可见其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

3、“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

    一、课文为什么反复写看花这个内容。1、看花是全文的主要事件2、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3、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二、文中多次提到菊花,有何用意?母亲带我看花,是对生命的热爱,菊花的淡雅高洁,是母亲品质的写照,菊花热烈深沉,是母爱的写照,母亲爱花,我看菊花是对母亲的缅怀。三、如果把课文题目秋天去了好不好。1、秋天是背景,文中写景叙事都和秋天有关。2、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3、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四、课文题目的内涵 。怀念母亲对儿子博大无私的爱,怀念母亲坚韧的性格,以勇敢面对人生的决心,告慰母亲在天之灵。



Tag:初一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世说新语》二则分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