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5» 正文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5

[10-21 00:22:3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阅读:68917

概要:5、《世说新语》两则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2.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3.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4.把握本文以叙为主,叙中有议的写作特点。背诵短文。5.《世说新语》作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鲁迅语),教导人们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要高雅。重点 难点重点 :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背诵课文。难点 1.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2.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学习方法:诵读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延伸阅读法。第一课时 《咏雪》导语设计1、同学们,我们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聪明孩子的故事,你能列举一些吗?(学生答)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王戎评李……请同学讲讲王戎评李的故事。(教师也可出示小黑板提示)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这个故事出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选自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5,标签: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5、《世说新语》两则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3.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4.把握本文以叙为主,叙中有议的写作特点。背诵短文。

5.《世说新语》作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鲁迅语),教导人们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要高雅。

重点 难点

重点 :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背诵课文。

难点 1.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

2.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

学习方法:诵读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延伸阅读法。

第一课时 《咏雪》

导语设计

1、同学们,我们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聪明孩子的故事,你能列举一些吗?(学生答)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王戎评李……请同学讲讲王戎评李的故事。(教师也可出示小黑板提示)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这个故事出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选自这本书的《咏雪》。(板书文题)

2、介绍刘义庆和《世说新语》学生齐读注解①,教师补充。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本书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自主学习:研读《咏雪》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读顺句子,疏通文意。

2.把学生分为9组,小组成员讨论解决字词句方面的疑难,按照读—译—讲的步骤进行。如有小组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可提交班上集体解决,教师可适当给予提示。

 [内集]家庭聚会。内,指家人。集,聚集。 [儿女]指子侄辈,这里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义,道理,意义,文章表达的意思。 [俄而]不久,一会儿。雪骤( 紧  ) [欣然]高兴的样子。 [似]相似,像。 [差(chà)]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未若]不如,比不上。 [因]由于。傅fù 俄é而  雪骤zhòu 欣xīn 然 柳絮xù  奕yì  凝níng  哉zāi

朗读停顿: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合作探究:

1、分析课文层次结构:

一层()交代谢家咏雪的背景。

    二层(2—4句)交代咏雪第一句话。

    三层(最后两句)对儿女们的回答。

第一部分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寒雪日 、内集、谢太傅、讲论文义

2、学生分组探究问题。

(1)各组提问。

疏通文意后,请同学们深读课文,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

(2)教师归纳问题。

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①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②“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③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3、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教师酌情指导。

①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文章开头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的事件。

“雪骤”的作用是什么?为下文的咏雪作铺垫

文中的这一家人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氛围下聚会的?从哪里看出来?

(融洽欢快轻松)(内集,欣然,大笑)

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1] [2] [3]  下一页


Tag:初一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5》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