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邓稼先》导学案10

[10-21 00:22:3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一下册语文教案   阅读:68749

概要:11《邓稼先》导学案【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学习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在行文顺序、材料安排方面的特点。3、把握文中的关键语句,并理解其深刻含义【教学重难点】1、体会文中洋溢的对中华民族,对挚友的一片深情及文中所表现出的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2、对关键语句的理解。 第一课时【导入课题】你知道“两弹元勋”是谁吗?他是个怎样的人呢?今天我们就随着他的朋友一起感悟这位不平凡的科学家。【自主学习指导】1、 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了解邓稼先。2、 结合资料了解邓稼先、杨振宁生平。3、 掌握生字词。提示:关于“两弹一星”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

《邓稼先》导学案10,标签:人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11《邓稼先》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学习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在行文顺序、材料安排方面的特点。

  3、把握文中的关键语句,并理解其深刻含义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中洋溢的对中华民族,对挚友的一片深情及文中所表现出的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2、对关键语句的理解。

                             第一课时

【导入课题】

  你知道“两弹元勋”是谁吗?他是个怎样的人呢?今天我们就随着他的朋友一起感悟这位不平凡的科学家。

【自主学习指导】

  1、 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了解邓稼先。

  2、 结合资料了解邓稼先、杨振宁生平。

  3、 掌握生字词。

  提示:关于“两弹一星”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关于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关于杨振宁,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实用文。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传记可繁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来记叙。长篇传记要写出当时的时代背景、周围环境等。当然,重点是写人物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状况。短小的传记(小传),只需写人物的主要生活经历和思想状况,甚至可以选写人物生平的几件典型事情。

  一. 学生自主学习

  (一)积累字词

1.给下面划线字注音。

  邓稼先          元勋        至死不懈       鞠躬尽瘁     选聘

  无垠      殷红     彷徨     鲜为人知     锋芒毕露

2.根据拼音写汉字

  jié__然不同  chóu___划   yǜn___育   妇rú__皆知

  马革guǒ___尸  céng___出不穷    家yǜ___户晓

3.你能根据下面的词义说出成语吗?

1.比喻人的锐气、才能完全显露出来,多用于爱逞强显能,好表现自己。(     )

2.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为止。(      )

3.每家每户都知道。(      )

4.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

5.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得流泪。形容事迹英勇悲壮,非常感人。(    )

  (二)根据你掌握的文学知识填空。

  《邓稼先》的作者是______,美籍华裔____学家,获1957年诺贝尔____学奖。他和邓稼先有长达半个世纪的深厚友情。

  (三)速读课文,试用一句话说说“我眼中的邓稼先”。

第二课时

一、课堂探究

(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1、在文中找出直接评价邓稼先的语句,圈出其中的关键词语

2、从上面相关语句我们可以看出全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课文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4、本文有一个人物叫奥本海默,他并不是文章的主要人物,但作者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篇幅刻画他的性格和为人呢?

5、文章第五部分中有一段唐代散文家李华做写的《吊古战场文》,你能读懂吗?在这儿写这篇古散文有什么作用呢?(提示:用心理解这个短文所写内容)

6、邓稼先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我国的国防事业,身患绝症后,依然谋划核武器发展大计,真正做到了“                      ,                      ”

二、课后反思:你认为邓稼先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终身学习?

 

   

        邓稼先的光辉一生(徐焰)

    邓稼先,19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翌年,他随母到北京,在担任清华、北大哲学教授的父亲身边长大。他5岁入小学,在父亲指点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础。1935年,他考入崇德中学,与比他高两班、且是清华大学院内邻居的杨振宁结为最好的朋友。邓稼先在校园中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在父亲安排下,他随大姐去了大后方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1] [2] [3]  下一页


Tag:初一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初一下册语文教案
》《《邓稼先》导学案10》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