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送东阳马生序》表格式教学案7(答案)» 正文

《送东阳马生序》表格式教学案7(答案)

[10-21 00:12:0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   阅读:68665

概要:注:① 昏怠:昏沉困倦。② 辄:就。③ 沃:浇。文中有“洗”之意。④ 重:兼有两种(事物)。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的词语。(4 分)①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假: ③ 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谪: ② 录毕,走送之 走: ④ 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妻子: 2.用现代汉语写出乙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 分)答: 3.甲乙语段中的人物幼年时人生经历有哪两个主要共同点?( 2 分)答:二、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余幼时即嗜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2分)A、无从致书以观 言行一致 B、益慕圣贤之道 益多弊少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患得患失 D、未尝稍降辞色 婉言辞谢2、下面句子中的“以”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的“以”的用法相同的是。( )(2分)例句:“以

《送东阳马生序》表格式教学案7(答案),标签: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注:① 昏怠:昏沉困倦。② 辄:就。③ 沃:浇。文中有“洗”之意。④ 重:兼有两种(事物)。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的词语。(4 分)

①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假:           ③ 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谪:        

② 录毕,走送之      走:           ④ 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妻子:      

2.用现代汉语写出乙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 分)

答:                                                                    

3.甲乙语段中的人物幼年时人生经历有哪两个主要共同点?( 2 分)

答:

二、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余幼时即嗜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无从致书以观    言行一致           B、益慕圣贤之道    益多弊少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患得患失       D、未尝稍降辞色    婉言辞谢

2、下面句子中的“以”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的“以”的用法相同的是。(   )

(2分)例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A、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B、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

C、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4、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             ”与“             ”之间的矛盾决定的。(摘录原文回答)(2分)

5、文章从三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答:                                                                           

                                                                              

三、【甲】既加冠,……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明太祖朱元璋)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又无硕师名人与游                (2)礼愈

(3)濂以实对                        (4)间召问群臣臧否
  2.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2)诚然,卿不朕欺。
  3.宋濂对乡之先达持怎样的态度?你怎样评价这种师生关系?
  

4.甲、乙两段文字分别写了宋濂的什么故事?由此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品质?
  

5.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甲文或乙文后获得的启示。

一、16.① 假:借;② 走:跑;③ 谪:降职远调;④ 妻子:妻子和儿女。

17.读书的人(贤德的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18.家境贫寒;刻苦读书。(每点1分,共2 分)

二、5、C    6、D  7、①(我)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②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的意思。  8、嗜学     家贫 (顺序可换)   9、(4分)幼时抄书之辛,成年叩问之难,从师奔走之艰,住读生活之苦。

三、1.(1)担心 (2)周到 (3)全,都 (4)好坏 2.(1)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2)确实是这样,你没有欺骗我。 3.对乡之先达,宋濂毕恭毕敬,"色恭""礼至"。对师道尊严赞成与否,言之成理即可。 4.艰难求学和答皇上问两件事,可以看出他的谦恭和诚实。 5.示例:甲文:虚心求教才能学有所得。乙文:只有坦诚相待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信任。


上一页  [1] [2] 


Tag:初二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
》《《送东阳马生序》表格式教学案7(答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