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学案2(人教版就年级下册)» 正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学案2(人教版就年级下册)

[10-21 00:12:0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三下册语文教案   阅读:68796

概要: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五)、回答问题: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地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学案2(人教版就年级下册),标签:人教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五)、回答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地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 。

3、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4、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5、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七、知识储备:

1、简介孟子和《孟子》: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全书共七篇,计261章,约35000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告子》。
2、(1)通假字:“畔”同“叛”。
    (2)文章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3)字词:多音字:夫;一词多义:利、道、池、兵、之、而;古今异义:亲戚、去。
    (4)词性活用:域、固、威 

课文小结:www.88haoxue.com-免费资源站:http://www.88haoxue.com

这篇课文运用了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论述了“人和”对于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从而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意义。我们要认清当今世界的形式,世界和平离我们还是很远。努力实现世界和平任重而道远。


上一页  [1] [2] 


Tag:初三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初三下册语文教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学案2(人教版就年级下册)》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