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泥人张》课堂教学实录(第八届“语文报杯”中青年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 正文

《泥人张》课堂教学实录(第八届“语文报杯”中青年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

[10-21 00:12:0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三下册语文教案   阅读:68656

概要:《泥人张》教学实录第八届“语文报杯”中青年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李 明 浙江杭州市建兰中学;310011一、开端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冯骥才先生的一篇小说《泥人张》。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并在课文上圈画。一是画出不太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可以是关于人物的,可以是关于写作手法、写作意图的;二是圈画出特别感兴趣、希望在课堂上细细赏析的语句。 (生大声朗读课文,并在书本上圈画。约5分钟。) 二、初读课文,质疑问难 师:请大家提出不理解的词句和特别感兴趣的语句。 生1:“找乐子”是什么意思? 师:好。(板书“找乐子”,后面学生提的问题都写在黑板上。) 生2:“求谁怵谁”的“怵”是什么意思? 生3:“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这句话不太理解。 生4:“架势挺牛”的“架势”是什么意思? 生5:写“众人”起到什么作用? 生6:我喜欢第8段写泥人张捏泥人的语段。 生7:我喜欢这一句:“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 生8:“三天后,海张五……

《泥人张》课堂教学实录(第八届“语文报杯”中青年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标签:人教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泥人张》教学实录

第八届“语文报杯”中青年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

李 明 浙江杭州市建兰中学;310011

一、开端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冯骥才先生的一篇小说《泥人张》。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并在课文上圈画。一是画出不太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可以是关于人物的,可以是关于写作手法、写作意图的;二是圈画出特别感兴趣、希望在课堂上细细赏析的语句。

(生大声朗读课文,并在书本上圈画。约5分钟。)

二、初读课文,质疑问难

    师:请大家提出不理解的词句和特别感兴趣的语句。

    生1:“找乐子”是什么意思?

    师:好。(板书“找乐子”,后面学生提的问题都写在黑板上。)

    生2:“求谁怵谁”的“怵”是什么意思?

    生3:“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这句话不太理解。

    生4:“架势挺牛”的“架势”是什么意思?

    生5:写“众人”起到什么作用?

    生6:我喜欢第8段写泥人张捏泥人的语段。

    生7:我喜欢这一句:“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

    生8:“三天后,海张五……据说连泥模子也买走了。”海张五怎么不报复啊?

    师:是啊,海张五为什么不报复呢?还有其他问题吗?

    (生不语。)

    师:那么我们今天这堂课主要就解决这些问题,品析这些语段。

三、理解词义,概述“奇事”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几个词语的意思。有谁知道“架势”是什么意思?

    生1:摆架子的意思。

    生2:气势。

    师:架势就是姿势、姿态的意思。作品中这个词用来说谁?他的架势怎样?

    生3:用来说海张五,他的架势挺牛。

    师:谁来解释“怵”的意思?

    生4:惧怕。

    师:作品中谁惧怕谁?

    生5:当官的也害怕海张五。

    师:有不害怕海张五的人吗?

    生6:泥人张。

    师:找乐子是什么意思?

    生6:这是口语,拿别人打趣。

    师:作品中谁拿谁打趣啊?

    生6:海张五拿泥人张打趣。

    师:成功了吗?

    生6:没有。海张五想找泥人张的乐子,但是泥人张却用自己的手艺回报了他。

    师:老师再补充一个词“贱卖”,这个词你们会解释吗?

    生7:打特价,折价出售。(全场师生笑。)

    师:那这里是什么被打特价了?

    生8:海张五的泥像。

    师:现在请同学们尽量用上这几个词语,将故事的主要内容概述一遍。

    生9:一个雨天,天庆馆里,泥人张遇上了架势挺牛的海张五,泥人张不怵他,于是海张五找泥人张的乐子,结果泥人张捏出了“一脸狂气”的海张五头像进行“回报”,第二天还炮制大批“贱卖海张五”泥像。海张五不得不自己花大价钱把泥像泥模全买走。

    师:这个故事怎样,用一个字概括就是?

    生(众):奇。

    师:这个故事真奇。(板书:故事奇。)

    师:冯骥才曾这样说(点出幻灯片)。

    小说无奇不传,无奇也无法传。——冯骥才

四、品味语言,欣赏“奇人”

    1.赏“手艺奇”。

    师:有同学希望在课堂上品析泥人张捏泥人的语段,老师先来读一读第8、9自然段。

    (师读完后,生鼓掌。)

    师:你们的掌声已经肯定了我的朗读了。(会场老师笑。)你们从我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众):泥人张捏泥人的技艺很高。

    师:作品怎样写出他的技艺很高的?

    生1:第8段,“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右手还在端杯饮酒,左手就在捏了,这体现出他的技艺很高。

    师:作者用了哪一个动词来表现他制作泥人的手艺?

    生(众):捏弄。

    师:“捏弄”这个词让你感觉泥人张捏泥人时的状态怎样?

    生2:很随意的,他只是随随便便一捏,就捏出来了。眼睛都没看,不经意间就捏出来。

生3:文章中写泥人张是在桌子底下捏的,证明他根本就没有看这个泥团,但是他却能捏得这么成功,可见他的手艺很好。

生4:第8段直接描写泥人张捏泥人的语句比较少,大多数是从侧面表现出来的,比如说他“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

师:这也还是正面描写,是直接写泥人张。不过文中侧面描写是有的,在哪儿?

生5:第9段写吃饭人的表现。

师:“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真捏绝了!”通过吃饭人的吃惊,来表现泥人张的技艺高超。

生6:“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还灵巧。”“飞快”可见他技术之高。而且拿他和变戏法的刘秃子进行对比,更突出了他手法的神奇,像变戏法一样神奇。

生7:第9段的最后一句,“只是核桃大小”,因为核桃是很小的,泥团越小,它的纹理就越要清楚,越难捏,所以也能体现他的手艺高。

师:而且这个泥团是哪里来的?

生8:是从鞋底抠出来的。

[1] [2] [3]  下一页


Tag:初三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初三下册语文教案
》《《泥人张》课堂教学实录(第八届“语文报杯”中青年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