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提问] 孟子在这儿已经用这样两幅非常形象的画面为我们说理,那么我们的说理就是通过什么来领会的呢?这种说理的力量,这种论辩的艺术,就是通过形象的描绘来传达给我们的。他不是通过抽象的逻辑的说理。这样的说理有什么样的好处?为什么要采用形象的说理方法呢? [小结] 固然我们知道议论文要讲究逻辑说理。逻辑思维是非常有用的。他可以使思维严谨有条理,使立论牢不可破,但是在对话体的议论文中,逻辑思维就有局限性了。它比较枯燥,比较抽象。容易使双方的情绪过于地对立。而太凝重的情绪又使对方不容易接受你的观点。所以德国有一位人本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就曾经讲,“我在黑格尔的逻辑学里感到生命在死亡面前的颤抖一样。”说明黑格尔的逻辑思维里头使他感到一种高度的凝重感。那么如果说话一进入这样的境界,就难免会影响说理的力量。而孟子的高明就高明在他有抽象说理,但是他在逻辑思维的过程中及时的插进了形象的说理,这样就使得整个说话的过程充满了活力,既严谨,又生动,条理分明而又感情充沛。而形象思维到一定的时候,他又及时的用事实,用结论为自己的形象的画面作一番逻辑上的小结和归纳,所以在形象说理的过程中他还是同时注
《庄暴见孟子》教学设计,标签:人教版高五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提问] 孟子在这儿已经用这样两幅非常形象的画面为我们说理,那么我们的说理就是通过什么来领会的呢?这种说理的力量,这种论辩的艺术,就是通过形象的描绘来传达给我们的。他不是通过抽象的逻辑的说理。这样的说理有什么样的好处?为什么要采用形象的说理方法呢?
[小结] 固然我们知道议论文要讲究逻辑说理。逻辑思维是非常有用的。他可以使思维严谨有条理,使立论牢不可破,但是在对话体的议论文中,逻辑思维就有局限性了。它比较枯燥,比较抽象。容易使双方的情绪过于地对立。而太凝重的情绪又使对方不容易接受你的观点。所以德国有一位人本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就曾经讲,“我在黑格尔的逻辑学里感到生命在死亡面前的颤抖一样。”说明黑格尔的逻辑思维里头使他感到一种高度的凝重感。那么如果说话一进入这样的境界,就难免会影响说理的力量。而孟子的高明就高明在他有抽象说理,但是他在逻辑思维的过程中及时的插进了形象的说理,这样就使得整个说话的过程充满了活力,既严谨,又生动,条理分明而又感情充沛。而形象思维到一定的时候,他又及时的用事实,用结论为自己的形象的画面作一番逻辑上的小结和归纳,所以在形象说理的过程中他还是同时注意了逻辑思维的力量。这种说理的艺术确实是非常高明。到这样为止,上面两种事实,两副图画的鲜明对比,孟子的结论也就自然引出来了。这个结论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齐读一下。
[活动] 齐读: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提问] 什么叫王?
[明确] 称王,实行王道。也就是以民为本,与民同乐,以仁政为本。以仁政为本就要与民同乐。(板书:与民同乐)实行王道,与民同乐。孟子的结论可以说是水到渠成。齐王当然也就折服了,束手被擒,一面是居高临下,高屋建瓴,气贯长虹,论证严密。(板书:论证严密。)另一方当然就乖乖地束手被擒。
[小结] 下面我们把孟子的这种说理艺术再来揣摩一下。看起来课文的第二段只是短短的一段话。但是孟子在这几个回合之间表现出了多么高明的论辩艺术啊。其实他和齐王之间展开了几个回合的较量?(5个)先看第一个回合,攻其要害,从对话上来讲,实际上就是抓住其中的一问一答。第二个回合,李代桃僵,抓住了其中的一答一问。引蛇出洞,诱导就范,抓住其中的两问两答。下面对比展开,形象描绘则抓住了其中的两个鲜明展开的画面。不要指望你的对手在一下子就被你打到。这个对手不具有真正的论辩艺术。泰森和霍利非尔德的世纪拳击较量打了11个回合。这样的回合才过瘾。孟子和齐王之间也是这样,齐王要坚信霸道,孟子要宣扬他的王道,怎么样才能使他信服呢?就是通过这样一次一次的较量达到了他的目的。
[活动] 现在我们再来读一遍。读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了,尤其要注意四副画面。四副画面我们读的时候要这么读:第一副画面每排左边的同学读,第二副画面全右边的同学读。读的时候你们两两相对。请注意表情不要交替搞错了。 还要注意语调、也要注意气势,但这个气势不等于是一起把它抢到底。抑扬顿挫,这样才能使对方在思考之余接受你的观点。(他日……末尾)
[点评] 刚才读的时候有的同学又越读越快了。请注意,语调,这是我们应该牢牢注意的。刚才我们讲了今天作为一篇对话体议论文中的主要的论辩艺术。那么到这一步,孟子的结论也就自然出来了。(板书:结论)。与民同乐,作为论辩艺术,我们把握了他的高明的说理的技巧,但是作为一篇文言文我们还有很多的知识点,我们今天的课上还没有解决。请看左边的黑板,这些要求。本篇课文的正音读,同学下课以后要整理这些词语:乐、王、为、与。
辨词义,我们可以根据课本后面的思考和练习,以这些词语为重点适当地补充一下,还包括一些固定的结构。明文法有词法有句法,在这篇课文里,主要指一些句式。比如一些省略句: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不若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察语气,本篇课文有很多的疑问句,有询问句,有选择问,有是非问。还有表示无疑而问的,比如表示揣度的、表示责难的。其他还有一些别的语气。在诵读之中这些地方都应该作为重点。这四个内容作为今天的作业请同学自行整理。
[小结] 孟子通过对话的形式把说理艺术发挥到极至。其实今天我们的生活中这些对话随时随地都在我们身边展开,只是我们有时候还没有觉得吧。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是常青的。辩论永远是一个活生生的永远开放的过程。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懂得了孟子的说理艺术。我们把他拿过来,让我们也大胆地走向论坛吧。
板书设计:
庄暴见孟子
儒 论题: 乐(音乐——政治) 正音读
礼乐 攻其要害(避虚就实法) 辩词义
仁政 李代桃僵(转换话题法) 明文法
论证 引蛇出洞(诱导就范法) 察语气
与民 民怨载道图(对比展开法)
同乐 结论 黎庶安乐图(形象描绘法)
上一页 [1] [2] [3]
Tag:高五册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五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高五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