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参考答案】1.⑴诞 ⑵攫 ⑶zhàng 霭 ⑷hùn dùn2.抹 返 逢 躁 薄 3.⑴奇丽 ⑵停驻 4.B5.当 高建群 定西高原上的落日 罗布淖尔荒原上的落日6.示例: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而在所有雄伟的风景中,落日大约是最令我震憾的了。 8.体现出一种民族的特色,极具地域上的特点,使文章透露出西部风情。9.这是由落日的背景自然想起的,这种时空上的联想,既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又体现了作者的文化涵养,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 10.写落日西沉时,作者从动态与静态两个方面来写。“跳跃着,颤抖着”是动,“纹丝不动”是静。动是美的,“跳跃”“颤抖”“跃”。静也是美的,它“依恋”“贪恋”“不愿离去”。由动到静,再由静到动,直到完全消失。作者抓住了落日即将消逝的瞬间,真实而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落日在消逝过程中呈现出的梦幻般的美。【教学反思】《西部地平线
《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教案教学设计5,标签:北师大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参考答案】
1.⑴诞 ⑵攫 ⑶zhàng 霭 ⑷hùn dùn
2.抹 返 逢 躁 薄
3.⑴奇丽 ⑵停驻
4.B
5.当 高建群 定西高原上的落日 罗布淖尔荒原上的落日
6.示例: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而在所有雄伟的风景中,落日大约是最令我震憾的了。
8.体现出一种民族的特色,极具地域上的特点,使文章透露出西部风情。
9.这是由落日的背景自然想起的,这种时空上的联想,既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又体现了作者的文化涵养,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
10.写落日西沉时,作者从动态与静态两个方面来写。“跳跃着,颤抖着”是动,“纹丝不动”是静。动是美的,“跳跃”“颤抖”“跃”。静也是美的,它“依恋”“贪恋”“不愿离去”。由动到静,再由静到动,直到完全消失。作者抓住了落日即将消逝的瞬间,真实而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落日在消逝过程中呈现出的梦幻般的美。
【教学反思】
《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课堂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是突出对文章本身审美韵味的把握,培养学生的审美探究能力,使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方面有所收获。文中运用了联想的方法,在对落日的描写中引进文学和历史文化典故,不仅增加了文章的历史文化韵味,更是对“对世间有大美”之深刻诠释。因此从自然又升华到了对生命和历史的思考。故要培养学生欣赏与感悟自然美、悲剧美、英雄美的能力。
课后,对这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三点感悟。
第一,强调预习。由于本篇文章脉络较为清晰,但内容和深层挖掘的东西较多,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做好较充分的预习工作,在掌握生字词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二,注重研习。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这堂课在这一点上做得还不够好。因此,我想,如果在这堂课开始时,就设计一个赏析环节,让学生谈一谈哪一次落日写得最好或者他们最喜欢哪次落日,并说说理由,在此基础上,再加强朗读和赏析的能力。这样,学生可能会更快地融入文本。
第三,深入探究。本文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感悟和倾听,还有就是从对大自然的感悟引发开了对生命对历史等的思考,应该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深层内涵进行探究、思考领悟。
【教后反思】
这堂课基本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对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感悟自然和鉴赏语言的能力有一定的点拨。课上充分运用了学生讨论和朗诵的这两个重点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很可惜问题探讨时难以深入,升华不够。而学生发言又比较浅,此时应该适当加入一些背景材料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联系方式:
作者:刘丽娟
地址:山东省郓城第一中学
邮箱:liulijuan@163.com
QQ:35854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