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推究)庄宗之所以得天下B.此三者,吾遗恨(仇恨)也 及凯旋而纳(收藏)之 C.至于誓天断发,泣(眼泪)下沾襟,何其衰也 负(背着)而前驱D.尔(你)其无忘乃父之志 及仇雠(仇人)已灭2.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与例句中加粗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A.自然之理也B.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C.至于颠覆,理固宜然D.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3.下列句中的加粗词含义相同的两项是A.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B.举以予人C.举世无双 D.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4.下列句中的“可以”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B.学不可以已C.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5.下列四句中的“其”与其他三项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是A.请其矢,盛以锦囊 B.与其所以失之者C.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D.尔其无忘乃父之志6.下列四句中加粗的“之”字,不是代词的一项是A.庄宗受而藏之
《伶官传序》表格式导学案5,标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http://www.88haoxue.comB.此三者,吾遗恨(仇恨)也 及凯旋而纳(收藏)之
C.至于誓天断发,泣(眼泪)下沾襟,何其衰也 负(背着)而前驱
D.尔(你)其无忘乃父之志 及仇雠(仇人)已灭
2.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与例句中加粗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A.自然之理也
B.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C.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D.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3.下列句中的加粗词含义相同的两项是
A.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B.举以予人
C.举世无双 D.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4.下列句中的“可以”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B.学不可以已
C.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下列四句中的“其”与其他三项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是
A.请其矢,盛以锦囊 B.与其所以失之者
C.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D.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6.下列四句中加粗的“之”字,不是代词的一项是
A.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B.及凯旋而纳之
C.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 D.子孙视之不甚惜
7.下列四句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A.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C.智勇多困于所溺
D.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8.下列四句加粗的词,与“函梁君臣之首”的“函”字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C.晋军函陵
D.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9.下列各句默写有误的一句是
A.此三者,吾遗恨也。 B.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C.《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D.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甲)何泽为洛阳令。唐庄宗好田猎,数践民田,泽乃潜身优草间伺庄宗。当马谏曰:“陛下未能一天下以休民,而暴敛疲民以给军食。今田将熟,奈何恣田游以害多稼?使民何以出租赋,吏何以督民耕?陛下不听臣言,愿赐臣死于马前,使后世知陛下之过。”庄宗大笑,为之止猎。
(乙)庄宗好田猎,猎于中牟。践民田,中牟县令当马切谏,为民请。庄宗怒,叱县令去,将杀之。伶人敬新磨知其不可,乃率众伶走追县令,擒至马前责之曰:“汝为县令,独不知吾天子好猎耶?奈何纵民稼穑以供税赋!何不饥,汝县民而空此地,从备吾天子之驰骋?汝罪当死!”因前请亟行刑,诸伶共偶和之。庄宗大笑,县令乃得免去。
13.下列加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当马切谏 切:急切 B.请亟行刑 亟:赶快
C.何以出租赋 以:因为 D.县令乃得免去 乃:却,反而
14.与“当马谏曰”的“当”字,讲法相同的一句是
A.汝罪当死 B.则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C.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D.有大石当中流
15.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加粗词词类活用观象
①陛下未能一天下以休民
译文:________
解释:一:________。 休:________。
②何不饥汝县民而空此地
译文:________
解释:饥:________。
16.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17.甲、乙两文就内容与写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写的都是对庄宗的进谏,进谏的方式相同。
B.写的都是对庄宗的进谏,但进谏的方式不同。
C.甲文写何泽进谏用的是详笔,乙文写伶人敬新磨进谏用的是略笔。
D.甲文写何泽进谏,语言强硬,乙文写敬新磨进谏,有意附和唐庄宗的作法。
上一篇:《李凭箜篌引》课堂实录3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