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先秦诸子选读《当仁,不让于师》导学案4(教师版)» 正文

《当仁,不让于师》导学案4(教师版)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先秦诸子选读   阅读:68661

概要:二:品析第二类:课文第9、10、11、12、13节: 选文9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评析】颜回是孔子心目中最理想的学生,虽生活艰辛,但品行卓越。这里孔子借赞扬颜回的机会,再次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安贫乐道”的君子形象;酣畅淋漓地表现了孔子对颜渊德行的赞叹。 (但结合现实我们要想想,仅仅做到这一点就算贤了吗?我觉得还不够,还应该为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才能算贤。 更进一步的疑问是:人人都像颜回这样安贫乐道只消费不生产,那么谁来生产?谁来供养?一个人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却对社会毫无作为毫无贡献,这样的人算高尚吗?有价值吗?) 选文11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 [注释11]:疾:重病。 牖:窗

《当仁,不让于师》导学案4(教师版),标签:先秦诸子选读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二:品析第二类:课文第9、10、11、12、13节:                                    

选文9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评析】颜回是孔子心目中最理想的学生,虽生活艰辛,但品行卓越。这里孔子借赞扬颜回的机会,再次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安贫乐道”的君子形象;酣畅淋漓地表现了孔子对颜渊德行的赞叹。

(但结合现实我们要想想,仅仅做到这一点就算贤了吗?我觉得还不够,还应该为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才能算贤。 更进一步的疑问是:人人都像颜回这样安贫乐道只消费不生产,那么谁来生产?谁来供养?一个人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却对社会毫无作为毫无贡献,这样的人算高尚吗?有价值吗?)

选文11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

[注释11]:疾:重病。     牖:窗户。   斯:这样。     也:句中语气词,表舒缓语气。

    【译文】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户外面握着他的手说:“丧失了这个人,这是命里注定的吧!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 

    【评析】孔子对弟子们充满了关爱,冉耕身患恶疾,孔子担着被传染的危险去看望他。

    这段表达了孔子对学生的关爱之情以及师生情谊的深重。

    选文12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译文】颜渊死了。孔子说:“唉!上天要了我的命!上天要了我的命!”

    【评析】颜渊因贫病三四十岁就早死了。孔子很伤心,反复念叨着:“唉!老天要了我的命!”体现了孔子对弟子爱的深沉!

    孔子最喜欢、最推崇的颜渊死了。孔子极其悲痛。跟着他的人说他太悲痛了。孔子反问:“不为这样的人悲痛,还能为谁悲痛呢?”显示了孔子对弟子爱的深厚。

《当仁,不让于师》第二课时

二:品析第二类:课文第4、5、6、7、8节:                                           

                                                                                      

选文4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注释4]:    抑:不过。           厌:满足。

    【译文】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向圣与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厌烦地做,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则可以这样说的。”

     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评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与 “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是一致的。这表现了孔子谦虚和执著的品格。

    

选文5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译文】孔子说:“在对仁这个问题上,可以不必对老师讲谦让。”

    【评析】表现孔子对仁的重视,对弟子人格的尊重和对平等师生关系的追求。他从不偏爱贵族子弟,最赏识生活困顿而德行高尚的颜渊。

   

 选文6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注释6】 1、二三子:这里指孔子的学生们。              2、隐:隐瞒。

3、吾无隐乎尔:(句式 )状语后置,相当于“吾乎尔无隐”。

4、 是丘也:是,这。也,表判断。

【译文】孔子说:“学生们,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干的。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 

    【评析】表明孔子心胸坦荡,光明磊落。以及孔子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选文7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注释7】:

1、之:到……去。        2、弦歌:弹琴唱歌。            3、焉:怎么。

4、诸:之于。            5、使:使唤。                  6、戏:开玩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先秦诸子选读先秦诸子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先秦诸子选读
》《《当仁,不让于师》导学案4(教师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