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小组交流意见 小组总体评价: □ 认真阅读撰写 □ 尚需用心体会 □ 不要偷懒!多思考!! 学习链接 古代传记简介 推荐阅读 史家绝唱 无韵离骚 ——《史记》导读 第二单元“学会写自传” 基本阅读: *7《子刘子自传》(刘禹锡自传) *8《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沈从文自传) 9《在画布里搏斗的人生》(台湾画家谢坤山自传) 扩展阅读 10《远行希腊》(邓肯自传) 11《幸福从细小处开始》(富兰克林自传) 表达交流活动 讲述我不为人知的故事 要求学生坦诚面对自己,勇于自我解剖,与同学交流影响自己在人生转折点作出选择的故事,并学习自传的写法,将其铺写成文。 学习链接 “自传”的写作指导 推荐阅读 回归自然 知读大书
选修课《传记选读》的几点思考和做法,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小组交流意见
小组总体评价: □ 认真阅读撰写 □ 尚需用心体会 □ 不要偷懒!多思考!!
学习链接
古代传记简介
推荐阅读
史家绝唱 无韵离骚
——《史记》导读
第二单元“学会写自传”
基本阅读:
*7《子刘子自传》(刘禹锡自传)
*8《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沈从文自传)
9《在画布里搏斗的人生》(台湾画家谢坤山自传)
扩展阅读
10《远行希腊》(邓肯自传)
11《幸福从细小处开始》(富兰克林自传)
表达交流活动
讲述我不为人知的故事
要求学生坦诚面对自己,勇于自我解剖,与同学交流影响自己在人生转折点作出选择的故事,并学习自传的写法,将其铺写成文。
学习链接
“自传”的写作指导
推荐阅读
回归自然 知读大书
——《从文自传》导读
第三单元“尝试评价人物”
基本阅读:
*12《马钧传》(马钧评传)
13《谭嗣同传》(谭嗣评传)
14《铁肩担道义》(李大钊评传)
*15《为世界工作》(马克思评传)
扩展阅读
16《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评传)
17《一个学派的诞生》(费米评传)
18《在寻找“野败”的日子里》(袁隆平评传)
表达交流活动
千人千面
“人各有面”给人物写小传,“盖棺定论”给人物写墓志铭,“人物点评”学写人物评传;“历史舞台”再现历史人物,表达体验理解;“历史评坛”历史人物评论;“乡贤寻踪”追寻乡贤足迹。(择其中之一进行)
学习链接
“评传”的写作指导
推荐阅读
走近巨人 体味忧患
——《巨人三传》导读
注带*号重点阅读篇目
三、关于古代传记的教学思考——以《苏武传》为例
《苏武传》是一篇文言文传记,在新课标的选修课背景下,有些问题我们是不能回避的:
1、对文言文而言,字词的解决是必然的,然而是把解决字词作为学习的起点甚至是目标,还是把它作为手段,结合在过程中?
2、就课文而言,我们学习的指向是“苏武”这一历史人物及其意义,还是苏武其人在特定的历史场景中的言与行?
3、是就文解文,还是进行历史还原?是袭用历史定论,还是让学生与原初的文本进行对话?
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我们可以发现,我们面对教材时,首先还是一个采取何种思维范式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不言自明,虽然在实际操作中还会有老师因简便起见采取逐字逐句的解释,但在新课标的选修课背景下,把字词的解决作为手段结合在对全篇传记的理解过程中,是符合新课标理念的教学方式。我想最理想的文言文教学就是让学生用文言的句式来直接进行阅读与思考,而不应该时时借助于翻译这一拐杖。字句的疏通,只是为了在肯綮处给学生以帮助,而不应该把文言文教学当成先翻译为白话,用白话思考、讨论对话的过程。
第二个问题其实是想纠正由于历史或政治的原因所导致的对课文理解的干扰,这个问题在阅读《项羽本纪》时,可能尤其突出,由于受正统观的影响,受定论(如不可沽名学霸王)影响,项羽这一历史人物已经被习惯性的贴上了标签,被当作某一类型人物误读了。我以为这在教学中应该进行“纠枉”,并且把这种“纠枉”的权利交给学生。
第三个问题不只是《苏武传》等文言传记的困惑,其实也是整个“传记选读”的困惑:是授予既定语文知识及历史知识,还是让学生与历史上的心灵进行直接的对话?两种选择,体现了“两种课程观”。如果我们把关注的点放在“传记的特点及写法”上,也就意味着我们选择了一种“知识系统课程观”,这一课程观的核心就是语文是一系列知识点的总和,“知识树”和“一课一得”是这种课程的两个极端的表现。反之,如果我们把关注点放“传主的生平及思想”上,我们其实也选择了新课标的“主题核心课程观”,在这种课程观下,《苏武传》主要的学习目的不在这一文章中所体现出的传记的特点、写法及其各种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而是感受中国历史上一颗伟大的爱国者的心灵跳动。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