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综合资料《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备课资料» 正文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备课资料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综合资料   阅读:68357

概要:常见修辞在现代文阅读题中的“动态”检测 王广清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是2005年《考试大纲》的保留考点,常见修辞方法指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八种。近几年高考对这一考点的考查非常活,不是“静态”的机械考查,而是放在现代文阅读中与文学鉴赏结合起来进行“动态”检测,考生失分不少,本文着重说说修辞在现代文阅读题中的设置与解答。 一、比喻的设置方式与解答 [示例] 文章最后一段关于喝酒的描述和议论,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004年高考全国卷之广西、海南、陕西等省卷第19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根据原文“因为我觉得喝酒不一定完全是坏事,少喝一点可以舒筋活血,据说对心血管也是有帮助的。作家不能当隐士,适当的社会活动和文学活动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对创作也是有帮助的。可是怎么才能不酗酒,不作酒鬼,这有益的定量究竟是多少呢?怕只怕三杯下肚,豪情大发,嘟嘟嘟,来个瓶底朝天,而且一顿喝不上便情绪不高,颇有怨言,甚至会到处去找酒喝。呜呼,快乐地死去!”是容易得出答案的。这里明是写喝酒,实还是写作家的活动,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备课资料,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常见修辞在现代文阅读题中的“动态”检测
王广清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是2005年《考试大纲》的保留考点,常见修辞方法指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八种。近几年高考对这一考点的考查非常活,不是“静态”的机械考查,而是放在现代文阅读中与文学鉴赏结合起来进行“动态”检测,考生失分不少,本文着重说说修辞在现代文阅读题中的设置与解答。
一、比喻的设置方式与解答
[示例]  文章最后一段关于喝酒的描述和议论,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004年高考全国卷之广西、海南、陕西等省卷第19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根据原文“因为我觉得喝酒不一定完全是坏事,少喝一点可以舒筋活血,据说对心血管也是有帮助的。作家不能当隐士,适当的社会活动和文学活动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对创作也是有帮助的。可是怎么才能不酗酒,不作酒鬼,这有益的定量究竟是多少呢?怕只怕三杯下肚,豪情大发,嘟嘟嘟,来个瓶底朝天,而且一顿喝不上便情绪不高,颇有怨言,甚至会到处去找酒喝。呜呼,快乐地死去!”是容易得出答案的。这里明是写喝酒,实还是写作家的活动,所以手法为类比或比喻,将参加社会活动类比(比喻)为喝酒,将过分热衷社会活动而不再创作类比(比喻)为酗酒;少喝有益健康(有益创作),多喝则无益,酗酒造成“快乐的死亡”(没有作品发表);这样写通俗易懂,极富讽刺意味,起到生动形象的批评作用。
再如:“单是纸色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幻觉,令我们以为这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请阐释画线部分在文中的意思。(2004年高考福建卷第18题)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好多学生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比喻句的理解。只要找到“书”和“遗民”在文中的相似点就行了,相似点是经历了岁月的淘洗,经历了种种变故或磨难,才得以幸存。由此答案就好表述了:书犹如遗民,经历了岁月的淘洗,经历了种种变故或磨难,才得以幸存。这样的书积淀了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二、拟人的设置方式与解答
[示例]  这篇散文中,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第六段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2000年高考全国卷第22题)
[解析]  此题是对文章语言表达技巧、表现形式的考查,第一问要求理解第二人称在便于抒情方面的艺术效果,第二问要求理解人称代词的合理转换,以便使表达更清晰的作用。如果不考虑散文有关人称及表达作用的基本知识,恐怕就难以作出正确的回答。联系我们曾经学过的抒情散文,不少作品都用了第二人称来写。它的特点是,作者直接向对方倾谈,显得亲切自然。这样理解,就能正确回答作者用第二人称写长城的好处是:将长城拟人化,便于与长城对话,便于抒发感情。第六段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原因是这句话承接“人们发现”而来,陈述的对象不再是作者,而是“人们”,写的自然是“人们”的感受,因此改用第三人称“它”。
三、反衬的设置方式与解答
[示例]  作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她是怎样写自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004年高考全国卷之甘肃、新疆、宁夏等省卷第19题)
[解析]   本题考的是对作品的鉴赏,体会衬托的用法及作用。作者写了自己的渺小,写自己“早已丢失了,吓跑了”。以自己的渺小反衬刘和珍的伟大,以自己的胆怯反衬托刘和珍的英勇无畏。
四、对比的设置方式与解答
[示例]  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2004年高考江苏卷第20题)
[解析]  本题指向明确,如果考生能从草堂今与昔、生前与身后、理想与现实、人生与创作、遭际与心胸等多角度思考,答案会更加全面。应为:①昔日茅屋与今日杜甫草堂公园的对比 ②杜甫生前困顿落寞与身后巨大声誉的对比 ③杜甫的苦寒人生与辉煌创作成就的对比 ④杜甫的宏图大志与现实遭遇的对比 ⑤杜甫人生低谷与创作高峰的对比 ⑥杜甫不计个人遭际与心忧天下的对。这样写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层层深入,使“文章憎命达”的内涵更加丰富,内容表现更加集中。不少考生答有利于突出诗人的形象,突出主旨,而忽略了使“文章憎命达”的内涵更丰富这层意思。
五、反复的设置方式与解答
[示例]  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6个‘便’字和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1998年高考全国卷第29题)
[解析]  这两句都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做这类题,首先要从“语言形式的表达”上分析,那么第(1)问的内容便是“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第(2)问便是“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其次就要分析“表达效果”,第(1)问暗含的意思是“强调时间的飞逝”,或“强调时间过得太快”。第(2)问则是“强化主旨”或“强化中心”、“深化主题”。学生做此类题往往重视“表达效果”,而忽视“语言形式的表达”,这是失分的原因。在这里,“反复”的作用就是强调、突出重点,升华主题。
六、排比的设置方式与解答
[示例]  1999年高考全国卷第24题文意鉴赏题的F项为:“作者善于用排比的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气势、说理效果和感染力。” 要求考生判断正误。
[解析]  这一说法正确,本文的确运用了大量的排比段,排比的主要作用在于: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气势,突出意思的重心。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明得严密、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用排比叙事可以把事情叙述得井然有序,用排比写人可以把人物刻画得细致深刻。
此外还考查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作用的比较,如2005年春季高考北京卷第19题:
比较下列两个画线的句子在的不同。
①我们这些出门在外的人,永远都是村庄的骄傲,也永远都是村庄的累赘;我们把她的善良播撒,也把她的丑陋翻新。
②我们这些出门在外的人,永远都是村庄的骄傲和累赘,我们把她的善良播撒,也把她的丑陋翻新。
本题考查句式、语意、语气的比较,即在具体的语境中考查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的优劣,通过品读,不难得出答案。即①句与②句相比优点是:句式匀称工整且相互交叉照应;语意表达充分且得到反复强调;语气舒缓且深沉。
总之,熟悉近几年高考题型,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明确它们的修辞作用,对理解和鉴赏现代文大有帮助



Tag: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备课资料》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