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生:他把书上的意思做出来是对的,不过,要是我是乌鸦好几颗石子一起放。因为,“一颗一颗”地放太慢了。(对课文提出质疑,好家伙,出乎意料。不过此时我心里有底,我让孩子尽情讨论。) 师:(笑)谁还想说? 生:我同意他的意见,乌鸦很渴了,非常想喝到水,他应该快一点放石子才对呀!(非常赞同,还补充理由,说得头头是道。) 师:其他的小朋友同意吗?(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 生:不对,书上说瓶口很小,怎么能一下子放那么多的石子呢? 师:你读课文
《乌鸦喝水》阅读教学案例与反思,标签: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师:(笑)谁还想说?
生:我同意他的意见,乌鸦很渴了,非常想喝到水,他应该快一点放石子才对呀!(非常赞同,还补充理由,说得头头是道。)
师:其他的小朋友同意吗?(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
生:不对,书上说瓶口很小,怎么能一下子放那么多的石子呢?
师:你读课文很仔细,把每个词的意思都读懂了,又能联系上文理解课文,很有水平。(心里一阵喜悦。)
生:是呀,况且乌鸦是用嘴巴衔的,怎么衔得住那么多石子呢?
师:说得真好!(心里暗暗叫绝!他们的善问善辩令我折服,这个教学片段太精彩了!)
课堂教学中的一惊一喜,让我的心灵犹如大船经历了海浪的一波一折。
感悟一:研透教材,教学才能游刃有余。
“一喜”中的精彩教学片段,完全取决于充分的准备。学生质疑所涉及到的问题,在课前已反复研究过,因此,胸有成竹。“一惊”的失败教学过程,都缘于胸中无竹。(两次顺利的试教,以为这个环节不会出问题,没有从反面思考,钻研教材不深,对学情估计不足,准备不充分。)于是,碰到险情,手足无措。试想,如果课前对这个环节作正反两面的考虑,那么,当出现问题时,就会坦然自若地引导他们再读第1自然段,体会乌四处找不到水,那种着急的心情。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想到“当乌鸦看见瓶子里有水,它是那样惊喜。”
感悟二:个性学生,催促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艺术。
“平等+个性”是21世纪中国教育的追求。(北师大教育系康健教授语)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肯定和鼓励他们点滴的极富个性的发现。他们虽然只是一年级,却有许多学生在课堂上敢作敢为。然而,正是这样的学生,常会让我在课堂上措手不及,你本以为无懈可击的公开课教案,会在他们那里不断地帮你修改,促使自己不断深入地钻研教材,设计相得益彰的教案。个性学生正用他们的与众不同催促着我们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艺术。
上一篇:《剪枝的学问》精彩教学片段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