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母亲的恩情》实录(第二课时)

[10-21 00:53:56]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   阅读:68248

概要:《母亲的恩情》(第二课时)作者 陆凤娟 【感谢您浏览www.88haoxue.com!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第9课母亲的恩情教材简析:本文通过叙写孟郊要出远门,母亲深夜逢衣、天明送别的情景,以及孟郊由小草沐浴太阳光辉而触景生情,联想起母亲的关怀之意,进而引出他50岁时写的古诗《游子吟》。全文共五个自然段,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具体描述了诗歌的意境。第四自然段,即古诗《游子吟》。第五自然段,交待了《游子吟》的写成。本文语言朴实,意境纯美,感情真挚。课文所配3幅彩图,可以形象地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课文和古诗,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应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从而增强对诗句的感受。第一至三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朗读,借文悟诗。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反复朗读第一至三自然段,结合插图想象当时的情境,体会母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儿子对母亲的感激、敬爱之情。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借文悟诗,理解《游子吟》的意思。能体会到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

《母亲的恩情》实录(第二课时),标签: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母亲的恩情》(第二课时)

作者 陆凤娟

  【感谢您浏览www.88haoxue.com!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第9课母亲的恩情

教材简析:本文通过叙写孟郊要出远门,母亲深夜逢衣、天明送别的情景,以及孟郊由小草沐浴太阳光辉而触景生情,联想起母亲的关怀之意,进而引出他50岁时写的古诗《游子吟》。全文共五个自然段,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具体描述了诗歌的意境。第四自然段,即古诗《游子吟》。第五自然段,交待了《游子吟》的写成。本文语言朴实,意境纯美,感情真挚。课文所配3幅彩图,可以形象地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课文和古诗,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应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从而增强对诗句的感受。第一至三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朗读,借文悟诗。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反复朗读第一至三自然段,结合插图想象当时的情境,体会母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儿子对母亲的感激、敬爱之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借文悟诗,理解《游子吟》的意思。能体会到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能力目标:诗文对照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诗歌意境,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诗人热爱母亲,不忘母恩的感情。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九课,谁愿意把课题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课题   齐读课题

过渡:课文里有一首诗,看谁读得最正确。

二、读古诗,感知古诗内容。

1.出示古诗,学生自己读读古诗。

2.指名学生读古诗。

师:孟郊怎么会写下这首古诗的呢?其中还有一个小故事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读1—3自然段。

三、学生读课文,整体感知。

[1] [2] [3] [4] [5]  下一页


Tag: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课堂实录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
》《《母亲的恩情》实录(第二课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