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一、 班级要确立明确的目标 一个班级应该有一个集体的目标,它会促进凝聚力的形成。作为班级的组织者,班主任应该结合本班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制定有一定意义又符合大多数学生需要的,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集体的目标制约着群体的心理,它的确对集体凝聚力的形成与巩固具有核心的意义,它是维系、激励、引导全班同学团结奋斗、不断追求的动力。如果同学们对班级目标一致认可,那么大家在实现集体目标的同时,也是在不断满足个人需要,大家就会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想集体所想,急班级所急,使之内化为班级自身发展的动力。我原来接的班级凝聚力不强,学生都摆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为此,我为学生制订了班级初步目标——即在班级内部评选卫生标兵和纪律标兵,并在墙刊上设立光荣榜,全班同学每个人都可以参选,每个人都是评委,都有监督和检举的权力。这样全班的同学的热情都被调动起来了,同学之间互相监督,在监督他人的同时也时刻提醒自己应该如何去做。这样时间一长,学生就养成了好习惯。接着我又制订了下一个目标——即在班级内部评选纪律和卫生小组。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监督,互相评比。每当哪个小组被
班主任经验交流发言材料,标签:班主任寄语,班主任评语,http://www.88haoxue.com一、 班级要确立明确的目标
一个班级应该有一个集体的目标,它会促进凝聚力的形成。作为班级的组织者,班主任应该结合本班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制定有一定意义又符合大多数学生需要的,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集体的目标制约着群体的心理,它的确对集体凝聚力的形成与巩固具有核心的意义,它是维系、激励、引导全班同学团结奋斗、不断追求的动力。如果同学们对班级目标一致认可,那么大家在实现集体目标的同时,也是在不断满足个人需要,大家就会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想集体所想,急班级所急,使之内化为班级自身发展的动力。我原来接的班级凝聚力不强,学生都摆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为此,我为学生制订了班级初步目标——即在班级内部评选卫生标兵和纪律标兵,并在墙刊上设立光荣榜,全班同学每个人都可以参选,每个人都是评委,都有监督和检举的权力。这样全班的同学的热情都被调动起来了,同学之间互相监督,在监督他人的同时也时刻提醒自己应该如何去做。这样时间一长,学生就养成了好习惯。接着我又制订了下一个目标——即在班级内部评选纪律和卫生小组。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监督,互相评比。每当哪个小组被评选上时,就给那个组戴上一朵大红花,小组成员也奖励一颗星。每每这时,其他的小组就会因为自己的小组没被评上而惋惜。这时我让这组成员查找原因,希望他们努力争取下一次能被评上。使他们的热情重新又被调动起来,投入到新一轮的评比之中。这样学生初步形成了集体主义观念。然后我又给他们制订了整个班级的奋斗目标——争夺纪律和卫生流动红旗。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一目标终于实现了。学生看着这来之不易的旗帜,高兴的欢呼着、跳跃着,兴奋极了。这样循序渐进的目标的确立,把一颗颗松散的心像聚焦一样聚为一点,它激励着每一个同学以极大的热情、百倍的信心积极行动去找准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不断强化集体凝聚力。
二、 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集体活动作为思想教育的一种依托和载体,它带有组织者的思想观念,实施目的和指向,发挥其娱乐、导向和育人功能。班主任要积极组织、参与学校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交往过程中,促进学生相互认识、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相互协作,从而培养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增进彼此间的信任和友谊,进而升华集体感情和集体观念。因此,我把活动作为振奋班级士气的突破口,学校举行的各种活动我都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例如,学校举行的运动会,我做好了思想发动,选好了运动员后,学生便积极训练,并在运动会中取得了好名次。学校举行的六、一儿童节文艺会演,我让学生自己组织选节目,自己排练,我只做了一点指导工作,结果我的信任给了学生极大地鼓励,学生在节目会演中表现得相当出色。还有班级的墙刊设计我都放手让学生自己构思、自己设计,自己制作。他们集众人智慧于一身,设计出了一期又一期的新颖多样的墙刊。每到召开班会时,我给他们制订好主题后,让他们自己收集资料,自己安排会序,一切都让他们自己尝试,给他们一个全新的情感体验。这些活动始终围绕一个主题:为班级的荣誉而尽心尽力去做。事实证明,好的活动效果会使学生产生自豪感、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这无疑对班级的凝聚力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
三、 形象激励、以身作则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影响学生的最积极的因素。作为班主任应该以人格的力量去影响学生,它将有意无意地影响班级建设,起到积极的激励效应,发挥着巨大的感染力。
要评价一个班级,先要评价它的班主任,也就是说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主要因素。班主任有良好的形象,学生会有一种美感、自豪感,增强集体的向心力。
1、 班主任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以身示范。教师的行为被称作镜子中的行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影响着学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其身正,学生才能不令则行。
2、 班主任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有一桶水,才能教给学生一杯水。
3、 班主任要有一定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班级管理能力,教学能力、分析、判断、处理问题的能力。具有了这些能力,才能把班级的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
4、 班主任要有爱心。爱心是教育的前提,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一个教师的最基本要求。一名教师要想教育好学生,就要付出诚挚的爱,没有诚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有感情的、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爱护、关心和尊重。班主任应该做到热爱学生,关心学生,这样才能使师生之间心灵相通,学生才会尊重班主任,信任班主任。班主任才能充分地了解学生,产生心灵感应,进而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发挥情感的能动、激励、调节功能,增强凝聚力的持久性。有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班主任热爱学生,就等于管理成功一半。班主任良好的人缘,对学生产生人际吸引,形成爱的氛围,从而不断强化班级凝聚力。
我班庚文野在三年级的时候从王大学校转到我的班里,他有课上不会听讲,课下不做作业的坏毛病。我知道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要有一个过程。起初,我帮他一块分析,自己为什么成绩差?父母心里会怎么想?他们辛勤的劳作都是为了谁?这里面蕴含着父母的多少心血?一步步让他明白了父母的一片苦心,并时刻用这份挚热的亲情去鞭策、激励他上进。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有一个优点,那就是他特别爱劳动。我决定以此为契机去改变它,于是我便找他谈话,把我想任命他为劳动委员的想法告诉了他,他开始先是一惊,然后说不想当干部。我便问他问什么不想当,接着说出了他的想法。原来他怕工作做不好,我便鼓励他说:“老师相信你有这个能力,一定能做好!”也许是我的这句话起了一定作用,在以后的劳动中,他不但自己起带头作用,而且能很好的组织学生把劳动任务保质保量的完成。当他圆满完成劳动任务时,我又不失时机的鼓励他,说:“老师果然没有看错人,你没有令老师失望。”就这样,在劳动中他找回了自信。接着我又鼓励他,说:“既然你劳动任务能完成这么好,老师相信你在学习上也一定会做得很出色。”为提高他学习的积极性,减轻心理压力,刚开始,我对他放宽要求,别人做两道题,让他做一道;别人用十分钟完成,我让他十五分钟完成;别人做难题,让他做简单的。同时,我用鼓励的话语激励他,回回把他成长的点点滴滴,细致地向家长表述清楚。渐渐地,他找到了自信,找到了学习的乐趣。现在,他不但作业做的认真、及时,而且上课也爱发言了,成绩也一直呈上升趋势,连他自己在写给父母的心里话中都自豪地写道:我现在能及时完成作业了,成绩也提高了,但我还要加倍地努力,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不让爸爸、妈妈和老师失望。。可见,不厌其烦、不厌其细的爱心教育对孩子的确也是一种鞭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