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肖邦故园》《发现》《祖国土》教案及练习» 正文

《肖邦故园》《发现》《祖国土》教案及练习

[10-21 00:23:16]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中语文必修三   阅读:68630

概要:《肖邦故园》《发现》《祖国土》课文分析与同步练习《肖邦故园》一. 学习目标:1. 了解肖邦的相关文学常识2. 进一步理解故园的文化内涵,提升爱国主义的情操二. 学习内容:1. 基础字词马厩 jiù 夙愿 sù 通衢大道 qú 茕茕孑立 qióng jié瘠薄 jí bó 缱绻 qiǎn quǎn 命运多舛 chuǎn养尊处优 玲珑剔透 天籁 lài 簌簌 sù2. 作者简介肖邦(1810-1849)是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在母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对波兰的民间音乐十分熟悉和喜爱。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1830年,肖邦到法国首都巴黎,与当时著名的音乐家柏辽兹、李斯特等来往密切。这期间,肖邦无论在钢琴演奏方面,还是在音乐创作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很多名曲就是在这时写成的。肖邦在巴黎的岁月,也是他的祖国波兰遭受沙皇俄国蹂躏的年代,所以,肖邦这时期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他对被侵占的故国家园的怀念,对民族独立的渴望和忧国忧民的

《肖邦故园》《发现》《祖国土》教案及练习,标签: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肖邦故园》《发现》《祖国土》课文分析与同步练习

《肖邦故园》

一. 学习目标:

1. 了解肖邦的相关文学常识

2. 进一步理解故园的文化内涵,提升爱国主义的情操

二. 学习内容:

1. 基础字词

马厩 jiù    夙愿 sù    通衢大道 qú    茕茕孑立 qióng  jié

瘠薄 jí bó    缱绻 qiǎn quǎn    命运多舛 chuǎn

养尊处优  玲珑剔透   天籁 lài   簌簌 sù

2. 作者简介

肖邦(1810-1849)是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在母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对波兰的民间音乐十分熟悉和喜爱。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1830年,肖邦到法国首都巴黎,与当时著名的音乐家柏辽兹、李斯特等来往密切。这期间,肖邦无论在钢琴演奏方面,还是在音乐创作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很多名曲就是在这时写成的。肖邦在巴黎的岁月,也是他的祖国波兰遭受沙皇俄国蹂躏的年代,所以,肖邦这时期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他对被侵占的故国家园的怀念,对民族独立的渴望和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思乡情,亡国恨,时常在他的作品里流露出来。当沙俄授予他“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时,肖邦严辞拒绝,表现出一个爱国艺术家的高尚人格和民族气节。1849年,肖邦病逝于巴黎。临终前,他嘱咐亲人把他的心脏运回波兰,以安慰他那颗赤子之心。

肖邦的创作以钢琴作品为主,还涉猎各种舞曲、幻想曲、叙事曲、谐谑曲、前奏曲、练习曲、奏鸣曲等。他的音乐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树一帜的浪漫抒情风格,激昂雄壮、气势磅礴的旋律,色彩丰富的和声,为欧洲的浪漫主义音乐增添了夺目的光彩,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音乐家,波兰自1927年起,每五年在首都华沙举行一次“国际肖邦钢琴作品比赛”,这是国际上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钢琴比赛之一。

3. 分析课文

(1)作者花如此多的笔墨去描写肖邦故园,文中描写肖邦故园特征的词句有哪些?

明确:肖邦出生在一个“简朴”“清寒”“简陋”的小屋里,这个说明肖邦出生低微,来自于劳苦大众,为后文中肖邦能创作一系列的爱国主题的钢琴曲埋下了伏笔。

(2)经过岁月的洗涤,肖邦故园在波兰人民甚至整个世界人民的心目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肖邦故园如今有什么样的故事?

明确:文本第二节说肖邦故园是“波兰人朝拜的圣地,举行精神宴会的殿堂,参观游览的古迹,喷射创作音乐的不竭源泉”,肖邦的故园从某种层次上已经不再是具体的,实在的,有形的一个故居,而是一种无形的,抽象的象征,一个连接波兰民族的凝聚力的符号,一个音乐拓荒者的桥头堡,肖邦的音乐之路,人生之路就是在这里起航的。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肖邦故园虽然“简朴,清寒,简陋”,但是由于肖邦音乐对后世的影响,肖邦故园的意义也不再局限是肖邦的出生地。

(3)既然肖邦故园因为肖邦和他的音乐而闻名,那么肖邦故园和肖邦的音乐有什么内在联系?

明确:通过描写肖邦故园的“简朴”“清寒”“简陋”来突出对比肖邦音乐的伟大,同时暗示肖邦故园孕育了肖邦的音乐风格,即:热切,激情的爱国主义。用文中的话说是“最早的孩提时代曾拨动过他的心弦的每一个旋律,而且,在他以后的文学作品中往往半自觉地,有时则完全是不自觉地展示出儿时之国同创作成熟时期的渊源关系”。

(4)肖邦、肖邦音乐和肖邦故园对世界的影响。

肖邦被后世称为神童,“音乐诗人”,是第二个莫扎特,是始终心怀祖国的爱国者。他的音乐是后世音乐家创作的清流源泉,能给人以最大的精神享受,更是一蹲“藏在花丛中的大炮”,它已经渗透进了波兰民族的最深层,可以这样说,肖邦的音乐已经成为民族的最坚韧的纽带,成为民族精神的支柱和基础,作为一种斗争武器有不可估量的威力。肖邦故园在这里已经不再是波兰的文化遗产,它已经超越了欧洲,甚至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伟大的艺术作品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它成为一种那些客居他乡,漂泊异地者的精神家园和归宿,已经是一个象征,一个符号,一个图腾,被后人所景仰和膜拜。

(5)本板块两篇文章都有关于四季景物的描写,分别从文章中找出来,对比分析这些描写各自是从什么角度抓住景物的哪些特点来描写的?作者这样描写的用意何在?

“颂歌的变奏”

一、教学目标:

1、深入了解祖国的文化内涵,认识祖国对个体的意义以及自身对国家所应承担的责任,激发爱国之情。

2、能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根据作者的经历和有关创作背景,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诗歌表达的情感。

二、学习内容:

(一)闻一多的《发现》

1、鉴赏诗歌不能只注意文本,就事论事,还应了解作者生平、思想状况,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别是有关创作背景,这样才能准确理解作品。这就是孟子说的“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了解《发现》的创作背景。思考:诗人“发现”了什么?借助了哪些意象描写自己的发现?这些意象说明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明确:满怀期待回国的诗人发现“这不是我的中华”。用“噩梦”“噩梦挂着悬崖”这些令人恐怖、绝望的意象,形象表现当时军阀混战下的祖国残破的黑暗现实,表现了诗人希望破灭后的失望和悲愤之情。

2、难道作者的发现仅是祖国的沉沦吗?

明确:“你在我心里”,这才是诗人真正的发现。这个发现,表现了诗人挚爱之情。正因为诗人对祖国爱之深,才会对黑暗的现实恨之切。所以说,朱自清曾说过闻一多“是个爱国诗人,而且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爱国诗人”。

3、闻一多先生在新诗格律化方面,提出了“三美”主张,反复诵读诗歌,用常见的朗读记号,设计朗读方案:划出节奏、标出重音、判断语气。体现诗歌的音乐美,准确表达作者强烈的情感。

(二)阿赫玛托娃的《祖国土》

1、阿赫玛托娃,她被誉为俄罗斯诗歌天空的月亮。但月光柔美恬静的色调并不属于她的命运!她一生坎坷,晚年方才云开月霁,但在她的诗中却听不到自怨自怜,响遏青云的依然是从苦难中升华出来的对祖国的挚爱:“不,既不是异国他乡的天空下,也不是在他人的卵翼之下,在我人民蒙受不幸的地方,我与我的人民同在。”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高中语文必修三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高中语文必修三

上一篇:《祖国土》赏析

》《《肖邦故园》《发现》《祖国土》教案及练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