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2、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所写的几件事,理出文章思路,明白学生时代应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的道理。 3、能对自己所欣赏的优美语句进行赏析,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 4、仿照文章的写法,摹写人物的情态和感受。 教学重、难点:概括作者回忆的几件往事;体会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深厚感情;品味文章的优美语言。 教学方法:读、议、展、点、练 第一课时 一、走近文本,自主学习 1.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 。 ——宋•朱熹《春日》 2.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 。——宋•卢梅坡《雪梅》 3.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 。 ——唐•李商隐《霜月》 二、研读文本,合作探究 1.文中写的事为什么都与读书有关?这对我们青少年的成长有什么启迪?
《往事依依》学案3(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标签: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2、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所写的几件事,理出文章思路,明白学生时代应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的道理。
3、能对自己所欣赏的优美语句进行赏析,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
4、仿照文章的写法,摹写人物的情态和感受。
教学重、难点:概括作者回忆的几件往事;体会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深厚感情;品味文章的优美语言。
教学方法:读、议、展、点、练
第一课时
一、走近文本,自主学习
1.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 。 ——宋•朱熹《春日》
2.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 。——宋•卢梅坡《雪梅》
3.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 。 ——唐•李商隐《霜月》
二、研读文本,合作探究
1.文中写的事为什么都与读书有关?这对我们青少年的成长有什么启迪?
2.课文第6段引述老师的话落脚点在哪里?“我”为什么对此“铭刻在心”且“一生受用不尽”?
3.纵观全文,作者回忆往事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三.精读文本,品味语言
1.课文第一段中的“模糊” 和“历历在目”是一组反义词,用在这里是不是自相矛盾?
上一篇:《母狼的智慧》阅读练习及答案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