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论语》十则·学案及答案4(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正文

《论语》十则·学案及答案4(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10-21 00:22:3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阅读:68592

概要:二、1、“君子”,在《论语》中有多个义项,这里指的是有道德的人。孔子一生际遇坎坷,但这位大智者能从理智上保持一种心理平衡,表达出一种坦荡旷达的气度,自谓之“不愠”,这种“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的精神足可为百世之师。2、《礼记•学记》中记录了孔子这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这说明了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3、孔子说这番话的用意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逊的态度,不可强不知以为知。4、曾子曾经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孔子用这句话给“恕”下定义,其中包含了相互体谅的意思。 三、一)1.⑴表并列⑵表转折⑶表并列⑷表承接⑸表转折⑹表承接2.要有正确的方法和态度3.学习方法;学习的乐趣;为人的态度即个人修养4.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5.并非平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论语》十则·学案及答案4(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标签: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二、

1、“君子”,在《论语》中有多个义项,这里指的是有道德的人。孔子一生际遇坎坷,但这位大智者能从理智上保持一种心理平衡,表达出一种坦荡旷达的气度,自谓之“不愠”,这种“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的精神足可为百世之师。

2、《礼记•学记》中记录了孔子这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这说明了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3、孔子说这番话的用意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逊的态度,不可强不知以为知。

4、曾子曾经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孔子用这句话给“恕”下定义,其中包含了相互体谅的意思。

三、

一)

1.⑴表并列⑵表转折⑶表并列⑷表承接⑸表转折⑹表承接 

2.要有正确的方法和态度 

3.学习方法;学习的乐趣;为人的态度即个人修养 

4.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 5.并非平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 

8.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君子的风度和才能只有在恶劣的社会环境中才能体现出来。意思相近即可 

10.⑴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⑵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⑶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⑷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11.任重而道远 

12.“重”表现在“仁以为己任”上;“远”表现在“死而后已”上。 

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D

二)

1.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忠”与“信”是老师谆谆教诲、反复传授的修身之道,我是不是经常对照它来做呢?

2.既要重视个人道德修养,又要关爱他人。只有内外兼修,才能提高全民道德水准,消除对立,和睦相处,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积极意义。


上一页  [1] [2] [3] 


Tag:初一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论语》十则·学案及答案4(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