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4» 正文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4

[10-21 00:22:3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阅读:68157

概要:《皇帝的新装》授课实录宁鸿彬第一课时师∶上课。(师生问好) 师:打开书!(板书:皇帝的新装)《皇帝的新装》是一篇童话,作者安徒生。下面默读“提示”第一段,读后请同学们说说你认为介绍作者这部分内容,应该抓住几个要点? (生看书,片刻生举手) 生1∶我认为应该抓住五点:名,安徒生;时,19世纪;地,丹麦;评,世界著名童话作家;作,《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简洁。说要点,其实只是说方法。】师:很好!下面准备读课文。读完之后,请你们给这篇童话加个副标题,一个什么什么样的皇帝(板书,一个……的皇帝)。省略号什么意思? 生(齐):要填出来形容皇帝的词语。 师:对!你怎么认为就怎么填,所以在读课文时,要边读边思考。下面按座次朗读课文。 【整体读课文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面对这样的长文。这一过程一旦省略,直接进入精确的分析,往往得不偿失。】(8名学生按座次朗读了课文,教师巡视,并不时在书上做记号。) 师:大家读得都比较好。有两个字的读音需要注意:“对于自己职位不相——”什么? 生(齐):不相chèn。 师:正确!大家跟我读,不相chèn。 生(齐):不相chèn。 师:再读。 生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4,标签: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皇帝的新装》授课实录

宁鸿彬

第一课时

师∶上课。(师生问好)

师:打开书!(板书:皇帝的新装)《皇帝的新装》是一篇童话,作者安徒生。下面默读“提示”第一段,读后请同学们说说你认为介绍作者这部分内容,应该抓住几个要点?

(生看书,片刻生举手)

生1∶我认为应该抓住五点:名,安徒生;时,19世纪;地,丹麦;评,世界著名童话作家;作,《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简洁。说要点,其实只是说方法。】

师:很好!下面准备读课文。读完之后,请你们给这篇童话加个副标题,一个什么什么样的皇帝(板书,一个……的皇帝)。省略号什么意思?

生(齐):要填出来形容皇帝的词语。

师:对!你怎么认为就怎么填,所以在读课文时,要边读边思考。下面按座次朗读课文。 【整体读课文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面对这样的长文。这一过程一旦省略,直接进入精确的分析,往往得不偿失。】

(8名学生按座次朗读了课文,教师巡视,并不时在书上做记号。) 

师:大家读得都比较好。有两个字的读音需要注意:“对于自己职位不相——”什么?

生(齐):不相chèn。

师:正确!大家跟我读,不相chèn。

生(齐):不相chèn。

师:再读。

生(齐):不相chèn。

师:“这可hài人听闻了”中的‘‘骇”,念h—ài一hài,标第四声。在书上注一下。跟我读,hài人听闻。_

生(齐):hài人听闻。

师:再读。

生(齐):hài人听闻。

师:这两个字的读音今后要多加注意。下面再给大家两分钟准备时间,请你们给本文拟一个副标题———个什么样的皇帝,最好能结合课文做些解释。(众生翻书思考)【1、为什么只说“皇帝”而忽视其他人。我的理解是问题只是切入口,以这样明确的问题进入整体的感知,借以覆盖全文是比较妥当的。而一旦铺开,则容易导致关注力不够。之所以选择皇帝,则因为他是串接全文的主线。2、这里的两分钟是一次思考的准备,假使缺少两分钟,教师或许将运用更多的时间加以讲解。】

生10:我添加的副标题是“一个愚蠢的皇帝”。因为课文中那两个自称是织工的骗子,根本没织衣服,也没给皇帝穿衣服,只是作作样子而已。而皇帝为了炫耀自已,还穿着这件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衣服去参加隆重的游行大典。这一切.作为常人都能分辨出来,他却上当受骗,所以我认为他是个愚蠢的皇帝。  【故事的整体感觉】

生11∶我拟的副标题是“一个爱美的皇帝”。因为文中的皇帝一天到晚考虑的总是如何穿换新衣服。【故事的开端】

师:你说的“爱美”是他的优点还是缺点?

生11:当然是缺点。

师:如果是缺点,光说“爱美”是不行的。爱美之心占人皆有之。我也爱美,你们看,我上课还穿西服系领带呢?我这60岁的老头儿,也爱美。但是,这是优点不是缺点。作为教师,应该服装整洁、落落大方。你能不能把刚才的说法稍加修改,使人上听,就知道说的是缺点。(生稍停一会)

生11:爱美过度。

师:很好!过分讲究穿戴就是缺点了。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什么词?

生12:臭美。

(众生笑)

师:就是这样说的。这显然是贬义。

生13:我认为是“一个虚伪的皇帝”。因为他天天换衣服,每时每刻都换衣服,换得太勤了。

师:这叫虚伪?老换衣服就是虚伪吗?

生13(未语)

生14:这叫虚荣。

师∶对!那么什么叫虚伪呢?【这一追问,开始接触到本文的实质。假如停留在虚荣,则是对上一个问题的重复】

生15:虚伪就是不实事求是,不暴露真面目、真思想、搞伪装,说假话。总之,是装出一副假相。

〈师点头表示肯定〉

生16:我添加的副标题是:“一个不可救药的皇帝”。因为他整天想的是穿新衣,从来也不关心国家大事,这样统治国家,国家必将走向灭亡。所以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皇帝。

师:他不可救药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呢?

生16:(似有所悟)噢!主要表现在课文的最后,当那个小孩儿的话已经普遍传开的时候,那皇帝不仅继续游行,而且表现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这就表现了他的顽固不化,不可救药。

师:说得好!就是这样。 【 故事对于人性的又一次分析】

生17:我加的副标题是“一个昏庸的皇帝”。他身为皇帝,不去管理国家大事,不去关心臣民百姓,而是整天呆在更衣室里,可见他是个昏君。他听信骗子的谎话,他还听信内臣们的话,赤身裸体去游行,都说明他一点儿头脑都没有。他是个十分昏庸的皇帝。

生18:我拟的副标题是“一个无能的皇帝”。他认为最诚实的、很有理智的、最称职的老大臣,却向他说假话,作假汇报,可见这个老大臣是不诚实的,没有理智的,不称职的。他连自己身边的最信任的大臣都没有认清,这说明他是十分无能的。

生19:我添的副标题是“一个无知的皇帝”。我认为那两个骗子并不聪明。他们的谎话,只要有点头脑的人便可识破。可是这个皇帝呢,当他在织布机前看不到布料时,竟然没有丝毫的怀疑,而是在想自己是否不够资格当皇帝。他真是连起码的知识也没有,他是一个无知的皇帝。

生20:我加的副标题是“一个不称职的皇帝”。我说他不称职并不是因为他看不见布料,而是因为他不务正业,不明是非,不辨真伪。这样一个昏庸、虚伪、无能的皇帝是不称职的。【通过学生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老师仅仅用一个问题,两三句恰当的反问,学生已经从多方面对文本的整体进行了分析。表面看上去是人物的理解,实际上是童话故事所涉及的线索、主旨。】

师:大家从现象到本质阐明了自已的观点,这很好。刚才大家的发言绝大部分是对的,个别有点毛病的也纠正了。通过这个练习,我们对课文中的主要人物——皇帝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我们再来研究一下这个故事的竹节,谁能用一个字概括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或者说这个故事是围绕哪一个字展开的?给大家一分钟准备时间。(生翻书、思考) 【本课第二问。这一问的着力点是文本内部的情节。从人物和人物的关系入手理解主旨。】

生21:我认为用“蠢”字来概括。因为皇帝和那些大臣的言谈举止都特别蠢。

生22:我认为用“骗”字概括。就是骗子的骗,因为开始是骗子骗皇帝,后来发展到皇帝、大臣、老百姓自己篇自己。

[1] [2] [3] [4] [5]  下一页


Tag:初一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4》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