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4» 正文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4

[10-21 00:22:3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阅读:68157

概要:师:对。(出示卡片:随声附和) 生78:随声附和,意思是别人说什么也跟着说什么,没有主见。 (下课铃响) 师:正确。这篇课文就学到这里。下课。 综评: 我读此课,最感兴趣的是整节课堂上,学生经历了怎样的一个认知过程。教师又是以怎样的方式使这个过程与自己的教学目标相统一的。 这节课上,第一课时有两个重要的问题:1、给课文加上副标题:一个( )皇帝。2、谁能用一个字概括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或者说这个故事是围绕哪一个字展开的?如我前面所批注的那样。第一个问题是引入学生进入文本,通过“皇帝”这个人物了解整篇课文。其目的不在“皇帝”,而在课文感知。第二个问题,“骗”字一词不是关键,“排除法”等阅读方法也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教师从情节、人物、故事特点三个方面进一步接触文本,对文本展开思考。 当这一具有深度的整体感知完成以后,课文以“骗”字继续展开细读。老师利用“骗”字展开“骗人”还是“受骗”的分析,对课文中三类人的心态进行分析,从而归纳成最终的主题“私”。由此,学生从熟悉文本到人物分析到最终的寓意理解,整个思维过程及其清晰,连贯,没有任何外在手段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4,标签: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师:对。(出示卡片:随声附和)

生78:随声附和,意思是别人说什么也跟着说什么,没有主见。

(下课铃响)

师:正确。这篇课文就学到这里。下课。

 

综评:

        我读此课,最感兴趣的是整节课堂上,学生经历了怎样的一个认知过程。教师又是以怎样的方式使这个过程与自己的教学目标相统一的。

        这节课上,第一课时有两个重要的问题:1、给课文加上副标题:一个(   )皇帝。2、谁能用一个字概括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或者说这个故事是围绕哪一个字展开的?如我前面所批注的那样。第一个问题是引入学生进入文本,通过“皇帝”这个人物了解整篇课文。其目的不在“皇帝”,而在课文感知。第二个问题,“骗”字一词不是关键,“排除法”等阅读方法也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教师从情节、人物、故事特点三个方面进一步接触文本,对文本展开思考。

 当这一具有深度的整体感知完成以后,课文以“骗”字继续展开细读。老师利用“骗”字展开“骗人”还是“受骗”的分析,对课文中三类人的心态进行分析,从而归纳成最终的主题“私”。由此,学生从熟悉文本到人物分析到最终的寓意理解,整个思维过程及其清晰,连贯,没有任何外在手段的干扰。每个问题都迫使学生在文本中加以理解,寻求答案。

但需要注意的是,相对于第一课时的精彩而言,在深入细读的这一课时中,尽管在对三类人有所辨别,但感觉老师并没有让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得以提升。这也使得第二课时的某些时间段里感觉内容不够充实。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老师关注的是内容,而对于童话自身的形式、本篇课文的结构性理解有所忽略。

而如要关注此点,下面一段话则是必须要加以分析和理解的:

1、几次看衣服的环节逻辑重复是童话故事的基本特点。

2、本文从大众被骗—孩子说出真相---皇帝坚持游行完毕三个层次将人性虚伪、自欺欺人的面目揭露出来。三个层次步步深入,才有了这篇童话的力量。


上一页  [1] [2] [3] [4] [5] 


Tag:初一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4》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