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昆阳古战场:在今河南省叶县。西汉末年,王莽夺汉室皇位,为巩固统治,公元23年,王莽派40万军队包围了由刘玄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占领的昆阳,农民起义军只有8 000多人,双方兵力十分悬殊。但起义军在太常偏将军刘秀的巧妙指挥下,打败了新王朝的军队,起义军光打扫战场就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昆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官渡古战场:在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北。公元200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基本占据了中原,便开始与强敌袁绍较量。袁绍的10万大军从邺出发进攻许昌,曹操率1万多人进驻官渡迎敌,因双方力量悬殊,曹操采取避实就虚,声东击西的战术,两次小胜袁军。袁绍自恃兵多,率大军直逼官渡要与曹操决战,曹操坚守官渡,袁绍无法前进,两军相持半年之久。后曹操采纳袁绍的谋士的建议,率精兵5 000偷袭了袁绍的粮仓,袁绍气急败坏,要去偷袭曹操的大本营,结果受到早有准备的曹军的两面夹击。最后将袁绍的10万大军消灭得只剩800余人。这就是著名的官渡之战。黄河流域无数个古遗址的发现,证明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其他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或神话传说:夸父追日、鲤鱼跳龙门、李闯王渡黄河
《黄河,母亲河》教案教学设计8,标签:人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昆阳古战场:在今河南省叶县。西汉末年,王莽夺汉室皇位,为巩固统治,公元23年,王莽派40万军队包围了由刘玄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占领的昆阳,农民起义军只有8 000多人,双方兵力十分悬殊。但起义军在太常偏将军刘秀的巧妙指挥下,打败了新王朝的军队,起义军光打扫战场就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昆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
官渡古战场:在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北。公元200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基本占据了中原,便开始与强敌袁绍较量。袁绍的10万大军从邺出发进攻许昌,曹操率1万多人进驻官渡迎敌,因双方力量悬殊,曹操采取避实就虚,声东击西的战术,两次小胜袁军。袁绍自恃兵多,率大军直逼官渡要与曹操决战,曹操坚守官渡,袁绍无法前进,两军相持半年之久。后曹操采纳袁绍的谋士的建议,率精兵5 000偷袭了袁绍的粮仓,袁绍气急败坏,要去偷袭曹操的大本营,结果受到早有准备的曹军的两面夹击。最后将袁绍的10万大军消灭得只剩800余人。这就是著名的官渡之战。
黄河流域无数个古遗址的发现,证明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其他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或神话传说:夸父追日、鲤鱼跳龙门、李闯王渡黄河
(学生以组为单位,展开竞赛,参考题目如下,小组之间也可相互出题对答。)
(一)、你能举出黄河流域早期的人类文化遗址的名称吗?(三个即可)
参考答案:(1)旧石器文化:陕西的大荔沙苑遗址、山西的沁水下川遗址。(2)新石 器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3)青铜器文化:商城文化、殷墟文化、岐山文化。
(二)、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了哪些都城吗? (至少说出三个。)
参考答案:夏朝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商朝定都殷(今河南安阳)、周朝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秦朝定都咸阳、西汉定都长安(今西安市)东汉定都洛阳、魏晋均定都洛阳、隋唐均定都长安、宋朝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
(三)、你能说出关于“黄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的名称吗?(三个名称即可,但要说一个具体的故事。)
参考答案:大禹治水的传说、黄帝的传说、姜太公钓鱼的故事、郑国渠的故事等。
(四)、你知道“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这句话是谁说的吗?
参考答案:毛泽东在撤退延安时说的。
(五)、黄河两岸风景知多少?
壶口瀑布——黄河在这里以雷霆万钧之势,奔腾过来,咆哮而去,壶口瀑布既是黄河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精神的象征。“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雄壮的歌声唱出了黄河的风采,更唱出了中华民族战无不胜,奋发向上的英雄气概。
沿岸风光:阿尼玛卿峰、鄂陵湖、古宗列盆地、孟达天池、仙女湖、鸟梁素海、滩地牧场、日月山、黄河晚照——壮观、美丽、迷人。
第二篇章 奔腾篇:滔滔黄河水,悠悠中华情——黄河地理知识知多少。
A、 (大屏幕上打出黄河的流域示意图学生看图讨论)
1、黄河的长度在中国属于第二大河。
2、“黄”河的的盛名由来:黄河穿过世界上著名的黄土高原,这里因水土流失,每年向黄河输送巨量的泥沙。因此,“黄”河的盛名,实际上是黄土高原奉赠的。
B、(学生看大屏幕,抢答下列问题。)
1、黄河全长多少米?
2、黄河发源于哪座山?
3、黄河流经哪几个省区?
4、黄河在哪里注入渤海?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在山东流入渤海,全长
C、黄河流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矿产资源,更有可观的旅游资源。
远古时期的黄土高原温和得气候河肥沃得土壤,给万物生长提供了良好得自然环境。到处识森林、莽原河湖泊;在茫茫的原野上,野马奔驰,羚羊咩叫,鸵鸟漫步,鼢鼠觅食,古象成群。
黄土高原的地域环境培育了那里的人们坚强质朴,粗犷豪放的性格、气质。
第三篇章 忧患篇:拯救母亲河 ——黄河的未来。
A、学生相互讨论回忆,了解黄河的现状。
断流:从1972年至1996年的25年间,黄河下游有19年发生断流,累计断流57次,共计682天,平均每年断流36天。进入90年代,断流尤为严重。
污染:对
上一篇:《邓稼先》教案教学设计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