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论语》《孟子》选读《论语》选读专题复习学案» 正文

《论语》选读专题复习学案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论语》《孟子》选读   阅读:68768

概要:《论语》选读 专题复习 萧山二中语文组编制者: 陈依诺【基础习题】论语《为政以德》内容要点概括和习题巩固练习章节要点:1、 教材要点概要:①“无道”(武力、战争、刑名、阴谋等方式)的政权无法长治久安,虽能得逞于一时,但只会使社会越来越坏、越来越乱②孔子认为只有拯救道德人心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在历史进步与道德堕落的二律背反中,他毅然选择了以道德作为评价社会的价值准则③孔子反对的不是文明的进步,而是道德的退化,这是对人类永恒精神的追求2、 《指导意见》要点概要:①统治者需要有良好的修养,他自身的修炼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其身正,不令而行等)统治者做好榜样,有感召力,才能让民众团结在自己身边(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也就没有必要“杀无道,以就有道”②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养生、送丧和祭祀,他认为统治者要“节约而爱人”反对横征暴敛,要减轻赋税,还富于民,藏富于民;主张上下各得其份(根据自己的名分、地位,该得多少是多少) 【历年高考试题或模拟题】1、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他坚持认为拯救道德人心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但他的主

《论语》选读专题复习学案,标签:《论语》《孟子》选读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论语》选读   专题复习   萧山二中语文组

编制者: 陈依诺

【基础习题】

论语《为政以德》内容要点概括和习题巩固练习

章节要点:

1、  教材要点概要:

①“无道”(武力、战争、刑名、阴谋等方式)的政权无法长治久安,虽能得逞于一时,

但只会使社会越来越坏、越来越乱

②孔子认为只有拯救道德人心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在历史进步与道德堕落的二律背反中,他毅然选择了以道德作为评价社会的价值准则

③孔子反对的不是文明的进步,而是道德的退化,这是对人类永恒精神的追求

2、  《指导意见》要点概要:

①统治者需要有良好的修养,他自身的修炼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其身正,不令而行

等)统治者做好榜样,有感召力,才能让民众团结在自己身边(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也就没有必要“杀无道,以就有道”

②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养生、送丧和祭祀,他认为统治者要“节约而爱人”反对横征暴敛,要减轻赋税,还富于民,藏富于民;主张上下各得其份(根据自己的名分、地位,该得多少是多少)

 

【历年高考试题或模拟题】

1、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他坚持认为拯救道德人心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但他的主张却被当时的人们视为迂腐你怎么理解孔子的这种坚持?请简述之(不超过100字)                           (《为政以德》)

2、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养生、送死和祭祀统治者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他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于虎”他劝鲁哀公减轻人民的赋税,藏富于民:“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这是否表明孔子是主张君民平等、贫富不分的呢?请简述之(不超过100字)                                         (《为政以德》)

 

【名句默写】

1、  道之以政,,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有耻且格

2、  陈力就列,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3、  故远人不服,,既来之,则安之

4、  君子之德风,

 

2008学年第二学期  第六   周高  三   年级  语文   学科课外作业( 二  )

编制者: 蒋媛媛    完成时间: 20  (分钟)

【基础习题】

论语《知其不可而为之》内容要点概括和习题巩固练习

章节要点:

1、  教材要点概要:

①知其不可而为之,表现出孔子坚持理想、坚持原则、认定目标的执者精神孔子一生坚持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进,不管多少艰难险阻,甚至明知理想难以实现,但还是尽自己力量坚持到底

②春秋末期已经“礼崩乐坏”了陈成子弑君,孔子认为,这是违背“礼”、以下犯上的,也是对孔子所追求的理想政治的沉重打击同时,孔子作为大臣,明确自己的职责和职守,所以他不管有效无效,尽自己职责向各方报告,反映出他忠于职守、严谨不苟的精神

2、《指导意见》要点概要:

①对孔子和隐士的评价,应该辩证地看孔子所处社会转型期,也是一个乱世,许多知识分子知道时代不可挽回,不做所谓的“中流砥柱”他们对孔子很了解,孔子也知道他们不是等闲之辈,所以很想与他们交流,“欲与之言”孔子和隐士都是那个时代的知识精英,他们都忧国忧民,只是做法不一样

②对孔子的人格精神予以一分为二的分析和批判的继承“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了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和牺牲精神(献身精神)但对这种精神要具体分析首先,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是逆流而动,还是为了正义事业和崇高理想为了正义事业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其理想主义的光芒照耀着人类精神的大道,对群众也有很好的动员作用和榜样作用其次,从斗争策略说,要重视保存和积蓄力量,不应做无谓的牺牲

【历年高考试题或模拟题】

1、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信念,不少隐者对孔子的行动持否定态度,连他的弟子也颇有微词当他与弟子被困于陈蔡之间没有粮吃的时候,他曾经征求三位弟子对行道的意见和看法子路持怀疑态度,认为孔子也许还没有达到仁、智,子贡肯定孔子之道极大,但因天下不能容,希望孔子修改一下孔子为何坚持自己的信念?你怎么看孔子的这种行为?请简述之(不超过100字)(6分)                     《知其不可而为之》

2、(桀溺)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

世之士哉?”……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你认为楚狂接舆会赞成谁的观点?颜回会赞成谁的观点?

(2)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

【名句默写】

1、  往者不可谏,       2、,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2008学年第二学期  第五   周高  三   年级  语文   学科课外作业( 三)

编制者: 陈建娣     完成时间: 20  (分钟)

【基础习题】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论语》《孟子》选读《论语》《孟子》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论语》《孟子》选读
》《《论语》选读专题复习学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