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导学案(教师版)» 正文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导学案(教师版)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阅读:68532

概要:(5)借典故来表示幸遇佳宾知己:“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扬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锺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6)用典故来表示自己即去侍奉父亲:“他日趋庭,叨陪鲤对”。(7)用典故来期望众宾客泼墨撰文:“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三)、本文中运用的修饰手法:比喻夸张(比喻和夸张常常套用)(1)雄州雾列,俊采星驰:用“雾”“星”以状房屋、人才之多。采:古代卿大夫受封的土地,此义后来写作“寀”或“埰”。此处以地代官员,“俊采”即风流的官员,再引申一下,为“杰出的人才”。(2)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极度地形容有很高的文才。(3)层峦耸翠……声断衡阳之浦:极度地形容滕王阁的气势和周围的环境。(4)爽籁发……白云遏:极度形容音乐、歌唱的高雅美妙。(5)青云之志:青云喻高尚。(6)贪泉:喻能使人变坏的东西。(7)涸辙:喻十分穷困的处境。(8)谢家之宝树:喻贤能子弟。(四)了解六个礼貌谦辞(1)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家君,称自己的父亲。童子,王勃自称。全句意思是,家父作交趾县的县令,自己因探望父亲路过这个有名的地方(指洪州);年幼无知,(却有幸)参加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导学案(教师版),标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5)借典故来表示幸遇佳宾知己:“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扬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锺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6)用典故来表示自己即去侍奉父亲:“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7)用典故来期望众宾客泼墨撰文:“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三)、本文中运用的修饰手法:比喻夸张(比喻和夸张常常套用)

(1)雄州雾列,俊采星驰:用“雾”“星”以状房屋、人才之多。采:古代卿大夫受封的土地,此义后来写作“寀”或“埰”。此处以地代官员,“俊采”即风流的官员,再引申一下,为“杰出的人才”。

(2)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极度地形容有很高的文才。

(3)层峦耸翠……声断衡阳之浦:极度地形容滕王阁的气势和周围的环境。

(4)爽籁发……白云遏:极度形容音乐、歌唱的高雅美妙。

(5)青云之志:青云喻高尚。

(6)贪泉:喻能使人变坏的东西。

(7)涸辙:喻十分穷困的处境。

(8)谢家之宝树:喻贤能子弟。

(四)了解六个礼貌谦辞

(1)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家君,称自己的父亲。童子,王勃自称。全句意思是,家父作交趾县的县令,自己因探望父亲路过这个有名的地方(指洪州);年幼无知,(却有幸)参加这场盛大的宴会。

(2)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三尺、一介,都是王勃的自称。古人称成人为“七尺之躯”,称不大懂事的小孩儿为“三尺童

儿”。“一介” ,比喻自己很渺小。微命,指卑微的地位。全句意思是,我是身份卑微、地位低下的一个读书人。

(3)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趋庭,快步走过庭院,这是表示对长辈的恭敬。叨,惭愧的承受,表示自谦。鲤对,指在父辈面前接受教诲。全句意思是,过些时候自己将到父亲那里聆听教诲。

五)给下列字注音并解释

1、翼轸()  Yì  zhěn二十星宿之一

2、襟() 三江  jīn  上衣、袍子前面的部分,动词

3、鹤汀()tīng  水边平地

4、凫()渚() fú zhŭ  凫:野鸭。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5、川泽纡()yū  迂回曲折

6、孤鹜()wù  野鸭,名词。

7、樽()zūn 古代盛酒器具

8、迥()jiŏng远

9、南溟()míng  海

10、胜筵()yán古代席地而坐时铺的席子

11、梓()泽 zĭ  梓树,与“桑”相连,借指故乡

(六)词类活用

襟三江而带五湖   意动,以······为襟、以······为带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都为名词作状语,像雾、流星那样

屈贾宜于长沙  使动,使······屈居

窜梁鸿于海曲   使动,使······窜逃

川泽纡其骇瞩  意动,对······感到惊骇

宾主尽东南之美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七)通假字

①俨骖腓于上路  通“严”,整治    

②云销雨霁   通“消”,消散

③ 青雀黄龙之轴:通“舳”    

④所赖君子见机   通“几”,预兆 

(八) 仿照课文中句式,写对偶句

 A:滕王阁中,高朋满座——————————B :见秋水之浩淼,————————

参考答案:A    都督宴上,盛友如云      B    望长天之明彻

(九) 填空

①星分翼轸,              。     

②落霞与孤鹜齐飞,                  。

③潦水尽而寒潭清,                   。

④层台耸翠,上出重霄;              ,              

⑤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                             

⑥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               

⑦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⑧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⑨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⑩东隅已逝,        

附:1、传记资料。 《新唐书·王勃传》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趟其失。麟德初,

流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

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畴,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址令。勃往省,度海溺水,瘴而卒,年二十九。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导学案(教师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