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蜀相》课堂实录4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阅读:68771

概要:第三环节:涵咏字句,品出诗味。师:接到上课的邀请后,我让同学们提出疑问,交给班长。昨天晚上22点20分,班长把问题发给了我,我们感谢一下班长。(生掌声。)同学们提出了8个问题:①诗的开头两句一问一答,有什么好处?②对于三、四两句,为什么同学们存在两种不同理解?③“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什么人?④杜甫用“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句概括诸葛亮一生功绩,是否准确?⑤“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中,哪两个字与此诗的关系最为密切?⑥此诗写诗人在诸葛祠吊古,为什么题目用“蜀相”而不用“诸葛祠”?⑦丞相祠堂何初寻?一个“寻”字好在哪里?⑧“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自”与“空”两字好在哪里?根据大家的疑问,老师进行了整合,形成以下三个问题。(投影)(1)如果有人对原诗做一些改动,你认为这样改好不好?为什么?蜀相(改为“诸葛祠”)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改为“树”)森森。映阶碧草自(改为“尽”)春色,隔叶黄鹂空(改为“皆”)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2)颈联上下句的关键词的分别是什

《蜀相》课堂实录4,标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第三环节:涵咏字句,品出诗味。

师:接到上课的邀请后,我让同学们提出疑问,交给班长。昨天晚上22点20分,班长把问题发给了我,我们感谢一下班长。(生掌声。)同学们提出了8个问题:①诗的开头两句一问一答,有什么好处?②对于三、四两句,为什么同学们存在两种不同理解?③“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什么人?④杜甫用“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句概括诸葛亮一生功绩,是否准确?⑤“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中,哪两个字与此诗的关系最为密切?⑥此诗写诗人在诸葛祠吊古,为什么题目用“蜀相”而不用“诸葛祠”?⑦丞相祠堂何初寻?一个“寻”字好在哪里?⑧“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自”与“空”两字好在哪里?根据大家的疑问,老师进行了整合,形成以下三个问题。(投影)

(1)如果有人对原诗做一些改动,你认为这样改好不好?为什么?

蜀相(改为“诸葛祠”)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改为“树”)森森。

映阶碧草自(改为“尽”)春色,隔叶黄鹂空(改为“皆”)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颈联上下句的关键词的分别是什么 ?为什么用这些词概括字诸葛亮的功绩?

(3)“英雄”具体指哪些人?为什么诸葛亮的结局“长使英雄泪满襟”?

师:下面请同学们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讨论,稍后我们进行交流。

生:(前后左右相互讨论,约6分钟。)

师:下面我们请班长冯玮组织大家讨论。

冯玮:哪个同学谈谈标题改为“诸葛祠”好不好?

生一:不好。我们认为本诗表达的感情是对诸葛亮的敬仰而不是诸葛祠。

生二:全诗着眼点在诸葛亮这个人不在诸葛祠这个地。如果用诸葛祠就偏了。

师:同学们说得有道理,许多专家也是怎样理解。不过老师有不同的意见,提出来供大家参考。以地或物的名称作题而其意在人的诗篇也不是没有,杜甫咏叹诸葛亮的作品中,《咏怀古迹》(其五)和《八阵图》就是,这样命题好像也没有偏离诗歌的主旨。我认为,这样命题杜甫的切入点是诸葛亮的政治身份,杜甫当时身处乱世,渴望有圣君贤相来匡扶摇摇欲坠大唐江山的处境。再说,“做贤相”是杜甫的志向,可惜自己报国无门,功业未就,所以选此角度能抒发郁闷和隐痛。这个视角,诗末"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惜痛表现得极为切肤:圣主良相,如果千载难逢的一对绝配,仍然没有能够成就兴兴复汉室之大业,可知天道弄人,后世怀才不遇者之伤痛,又深了一层。

冯玮:谁接着发言?

生二:我说说“自”和“空”字。我觉得这两个字写出了诸葛祠庙荒凉的景象,与作者心境相符。用“尽”“皆”不能表达这种意思。

生三:我认为“碧草春色”“黄鹂好音”不算荒凉之境,应该是春意盎然的景象,这也可以表达作者的心情。因为景虽好,但作者无心欣赏。用“尽”“皆”传达的是兴奋的高兴的心情。

师:这是什么写作手法?

生三:是反衬。

师:对,是反衬。以乐景衬哀情。在士大夫类的潜意识里,芳草本为贤者设,赞歌只为英雄唱,红花绿叶,芳草美人,方相得益彰。眼前的武侯祠,尽管碧草依然映阶,黄鹂还在啼啭,可诗人想到和这生机勃勃的一切相衬的诸葛武侯类人物却不复存在,因而心中涌起无限的感伤和凄凉!物故人非,对眼前景,思祠中人,再美的芳草也只是应和季节漠然映阶,无所期盼;再是动听的黄鹂的啼啭,也失去应有的和谐和惬意!所以,诗人才有“自”“空”二字的深沉感慨。这种写法古诗中很多。如唐代诗人李华《春行即兴》:“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鸣。”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它们都能取得同样的表达效果。

师:“柏森森”改为“树森森”好不好?

生三:不好。“柏”这个意象在古代诗歌中象征着坚强、忠贞,正好可以烘托诸葛亮的形象,而“树”就无法表达出这种效果。

师:回答得不错,能结合意象特殊含义分析,有水平。

冯玮:颈联上下句的关键词的分别是什么 ?为什么用这些词概括字诸葛亮的功绩?

生一:我认为上联是“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侧面映衬。下联是“开济”。“开”指帮助刘备开国,济指辅佐刘禅继位。这表达出作者对他的敬仰。

师:全诗主要是要表达敬仰之情吗?落脚点是什么?

生二:我认为是“天下计”和“老臣心”。“天下计”说明他的雄才大略。“老臣心”说明他忠心耿耿,无私报国。

师:历代文人有不少人赞美诸葛亮,比如河南南阳市的卧龙岗有一副对联这样评价诸葛亮:“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诸葛亮可赞美的东西很多,作者为什么选取“天下计”和“老臣心”这两点呢?

生:说明杜甫特别欣赏他这两点。

师:为什么呢?

生:(摇头。)

师:请同学们结合诗题和作者的生平理想思考。

生:是要突出其“蜀相”的身份特点吧。

师:不错。作者正是为了表明他的确是个贤相。上联突出他身为人臣能“尽智”。下联突出他历刘备父子二朝忠心不二,彰显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品质。对一代名相无以伦比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他特别强调这一点老师揣摩可能有以下因素:其一,杜甫的志向是当一名臣相,杜甫有这样的诗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意思是辅佐皇上,使之成为堪与历史上的尧舜相比肩的有道君,让老百姓过上男耕女织、秩序良好、民风淳朴的生活。可惜理想落空,他觉得诸葛亮做的正是他想做的。其二,当时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能臣,缺乏尽忠,没有能臣,让杜甫担忧。因此,他瞻仰诸葛祠,着力强调的正是诸葛亮的“贤相”风范。

冯玮:“英雄”具体指哪些人?为什么诸葛亮的结局“长使英雄泪满襟”?

生一:我认为指像诸葛亮一样忧国忧民但壮志未酬的人。

师:包括杜甫吗?

生一:包括。

师:为什么诸葛亮的结局“长使英雄泪满襟”?

生一:因为许多人与诸葛亮经历相似,也壮志未酬,他们甚至还不如诸葛亮,如杜甫,尽管想当贤相,却不得重用,只有仰慕别人的份,因此必然会“泪满襟”。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蜀相》课堂实录4》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