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先秦诸子选读《有无相生》导学案3(学生版)» 正文

《有无相生》导学案3(学生版)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先秦诸子选读   阅读:68915

概要:【赏析1】:《老子》把很多社会人生现象提炼为一系列的对立项,比如美与 、善与 、有与 、难与 、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等等,认为所有这些因素都是 的。有无相生、对立统一,是来于自然的重要启示,是道的永恒规律。 2、研读第2节: 【原文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2】:三十根辐条, 到车毂上, 车毂中间是空的(就是说只有有了它中间空的地方),才 。和陶土 陶器,只有器皿中间是空的,才具备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来建造房屋,只有门窗四壁中间是空的,才具备房屋的作用。因此有车子、器皿、房屋等是一种 ,但恰恰是“ ”使它们 。 “无” “有” “车” 毂中心 “器” 有器之用 “室” 【赏析2】:器物实体这个“有”,只是提供便利的条件;器物中空这个

《有无相生》导学案3(学生版),标签:先秦诸子选读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赏析1】:《老子》把很多社会人生现象提炼为一系列的对立项,比如美与     、善与     、有与     、难与     、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等等,认为所有这些因素都是             的。有无相生、对立统一,是来于自然的重要启示,是道的永恒规律。

2、研读第2节: 

【原文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2】:三十根辐条,        到车毂上,        车毂中间是空的(就是说只有有了它中间空的地方),才                            。和陶土        陶器,只有器皿中间是空的,才具备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来建造房屋,只有门窗四壁中间是空的,才具备房屋的作用。因此有车子、器皿、房屋等是一种         ,但恰恰是“       ”使它们                        。

“无” “有”

“车” 毂中心

“器” 有器之用

“室”

【赏析2】:器物实体这个“有”,只是提供便利的条件;器物中空这个“     ”,才是发挥作用的关键。显然,“有”与“无”是                     的,二者缺一不可,而老子更强调的是        

的作用。

3、研读第3则。

【原文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译文3】:                 的人站不牢,跨步行的人          ,(就好像)         的人反而不能明理,            的人反而得不到彰显,                的人反而不能成就大功(或不被人为有功),自尊自大的人反而                。(“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是吃剩下的食物或身体上的肉瘤,就连有的牲畜都厌恶这些东西。所以有道的人                                                                        。

【赏析3】:在本章中,老子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        ,说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后果都是                的。这些                的举动都是        的,短暂而不能持久。急躁冒进、自我炫耀的行为不可恃,也喻示着雷厉风行的政举将不被人们所普遍接受。这一章,老子探讨了人生真谛与生活哲理,其重点在于人的              的完善,强调了             的价值与意义。

4、研读第4则。

【原文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译文4】:了解别人的人         ,了解自己的人         (即了解自己更重要)。战胜别人的人有劲儿,战胜自己的仁         (即战胜自己更重要)。              就是富人。         

                                有意志。                           的人(比如那些自知、自胜的人)能够长久。死得不荒唐的人即正常死亡的人就是长寿的。

课题:《先秦诸子选读》第四单元:《老子》选读

《有无相生》第二课时

【赏析4】: 

中国有一句话“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的最早表述者,就是老子。在老子看来,知人、胜人十分重要,但是              更加重要。 “自知者明”,就是说                            ,这才是              ;一般人认为富有就意味着拥有大量的财产,可《老子》却说那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先秦诸子选读先秦诸子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先秦诸子选读
》《《有无相生》导学案3(学生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