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综合资料粤教版选修《六一居士传》教学设计» 正文

粤教版选修《六一居士传》教学设计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综合资料   阅读:68320

概要:一、教学目的:1、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 2、理解古代文人士子的生命追求和精神寄托,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理解古代士大夫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二、教学重点: 1、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 2、掌握常用“谪”“更”“置”“疾”“走”“胜”等常用实词的用法,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 理解古代士大夫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四、教学时数: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问题1:每天起床你会不会问自己“我快乐还是不快乐”?问题2:那么,什么样的事情让你快乐?什么样的事情又让你不快了呢?引入课文:那么我们来看看,那位意不在酒而在乎山水之间的醉翁,他快乐不快乐。(二)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水(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著有《欧阳文忠集》。一生写了五百余篇散文,成就斐然。他的政论文充分发挥了儒家思想中注重国计民生的优秀成分,为政治斗争服务,如《与高司谏书》、《朋党论》、《五代史伶官传序》等。

粤教版选修《六一居士传》教学设计,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一、教学目的:
1、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 
2、理解古代文人士子的生命追求和精神寄托,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理解古代士大夫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二、教学重点: 
1、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 
2、掌握常用“谪”“更”“置”“疾”“走”“胜”等常用实词的用法,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 
理解古代士大夫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四、教学时数:
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问题1:每天起床你会不会问自己“我快乐还是不快乐”?
问题2:那么,什么样的事情让你快乐?什么样的事情又让你不快了呢?
引入课文:那么我们来看看,那位意不在酒而在乎山水之间的醉翁,他快乐不快乐。
(二)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水(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著有《欧阳文忠集》。一生写了五百余篇散文,成就斐然。他的政论文充分发挥了儒家思想中注重国计民生的优秀成分,为政治斗争服务,如《与高司谏书》、《朋党论》、《五代史伶官传序》等。他状物写景及客事的散文摇曳生姿,从容委婉。《释秘演诗集序》、《醉翁亭记》、《泷冈阡表》等是这方面的佳作欧阳修的赋也极具特色。他的《秋声赋》,采取散文句法,把秋夜写得生动可感,且变唐以来赋自“律体”为“散体”,在赋的发展上,有重要意义。欧阳修又是个博通古今的大学者。他与宋祈(998—1063)一起重编《唐书》,还自著《五代史》,后人称之《新唐书》和《新五代史》。欧阳修纠承韩愈“文从字顺”的传统,但避免了韩愈尚奇好异的作风,散文内容充实,纡徐流畅;叙事简括确法,议论纡徐有致;章法曲折变化而又严密,语句轻快圆融而不滞涩。这种平实的散文风格在当时走了示范作用。
欧阳修的著述,今存《欧阳文忠公全集》、《欧阳文忠公集》,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欧阳修全集》
(三)写作背景:
欧阳修写这篇《六一居士传》时,已经六十四岁,自二十四岁应试及第,授西京留守推官,步入仕途,已整整四十年。他以其毕生精力献给了赵宋五朝。现在,既老且病,春蚕丝尽,蜡泪将干,应该得到休息的机会了。更何况,四十年中,群小与新党中人交相煎迫,以至三度贬官,历尽宦海风涛;到了暮年,还经历了“濮议”之争的惊涛骇浪:宋仁宗死,无子,欧阳修时在朝廷,与韩琦等议立英宗。英宗是濮安懿王赵允让的亲生子。濮王死后,英宗按例追赠尊亲。有人认为,英宗只能称生身之父允让为皇伯,不能称父。欧阳修力辟其非。御史弹劾欧阳修“首开邪议”,欧阳修著《濮议》来反驳。这场宫廷风波使欧阳修“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此时求去,完全是出之于至性真情。写这篇文章后一年,他才获准致仕;又过了一年,病逝颍州。他仅得一年的琴棋书酒之乐便溘然长逝。以后事证今言,再读这篇《六一居士传》,谁能不为这位老人的晚年遭际愀然动容?这便是文中真挚之情具有感发力量的明证。又见课文第24页。
(四)整体感知
1、学习第一段
请在课文中找出句子回答问题:什么事情让欧阳修快乐?而什么事情让其不快乐?
明确:“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五物”让欧阳修快乐,而“世事之累”让他忧愁。三、重点研讨
2、学习第二段 
(1)“五物”指的是什么?那么何谓“六一”呢?
明确: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常置酒一壶、一老翁。 
这让我们想起——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 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 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不管是爱琴、棋、书、酒、金石,还是爱柳树,都是从正面反映了这些文人雅士的高雅的艺术情趣,从侧面也反映出他们对功名利禄的淡薄。
(2)“乐”之如何? 
明确:
A、“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专心至极,能不受任何外物干扰。 
B、“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真可以说专心致志,其乐无穷。 (形象的比喻)
(3)“世事之累”体现为什么呢?
明确:“轩裳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形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表明世事令他烦忧,希脱身于世俗杂务,回归自然,寄情五物。 
(4)欧阳修为什么选择了沉醉于“五物”?
明确:“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说明官场事物不仅劳形,常有不测之祸,十分令人担心。至于悠游陶醉于五物,不仅安逸舒适,还有安全感,不会带来任何祸患。 
▲思考:苏轼认为欧阳修是“有道之人”,有人则认为他需要借助“五物”来让自己快乐,所以还是为物所累。你认为呢?(结合课后“资料信息”苏轼的话回答。)
明确:“今居士自谓六一,是其身均与五物为一也,不知其有物邪?物有之也?居士与物均为不能有,其孰能置得丧于其间?”由此可见,欧阳修的乐,是“六一”,把自身也容于这“五物”之中,就无所谓为物所累了。
(5)课文为什么要引用《庄子·渔父》里面的典故?
明确:愚人欲自逃其影的典故是为了说明名是无法逃避的,也是为了引出欧阳修的态度——深知名不可逃,也并不想逃名,取名“六一”并不是矫情的表现,仅仅是“聊以志吾之乐尔”。
3、学习第三段 
(1)本段作者提出了哪几条隐退的理由? (本文主旨:“三宜去”,与“六一”相对)
明确:本段作者在主客对话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自己想隐退的三条理由: 
A、“老而休”,是必然规律。 (四十年的仕途生活,三度被贬。)
B、“讫无称”,表面上谦虚,骨子里是牢骚,是对“受侮于群小”的不满。 
C、“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是儒者功成身退、知足常乐思想的必然结果。 
(2)结合第二段,作者要求退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确:“轩裳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形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使得与此五物皆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

[1] [2] [3]  下一页


Tag: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
》《粤教版选修《六一居士传》教学设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