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什么是生命呢?什么是人呢?人不能吃钢铁和水泥,更不能吃钞票,而只能通过植物和动物构成的食品,只能通过土地上的种植与养殖,与大自然进行能量的交流和置换。这就是最基本的生存,就是农业的意义,是人们在任何时候都只能以土地为母的原因。英文中culture指文化与文明,也指种植和养殖,显示出农业在往日文化与文明中的至尊身份和核心地位。那时候的人其实比我们洞明。总有一天,在工业化和商品化的大潮激荡之处,人们终究会猛醒过来,终究会明白绿遍天涯的大地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得多。 那才是人类culture又一次伟大的苏醒。 20、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叙述人称?其作用是什么?(3分) 答: (2)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教案2,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什么是生命呢?什么是人呢?人不能吃钢铁和水泥,更不能吃钞票,而只能通过植物和动物构成的食品,只能通过土地上的种植与养殖,与大自然进行能量的交流和置换。这就是最基本的生存,就是农业的意义,是人们在任何时候都只能以土地为母的原因。英文中culture指文化与文明,也指种植和养殖,显示出农业在往日文化与文明中的至尊身份和核心地位。那时候的人其实比我们洞明。总有一天,在工业化和商品化的大潮激荡之处,人们终究会猛醒过来,终究会明白绿遍天涯的大地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得多。
那才是人类culture又一次伟大的苏醒。 20、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叙述人称?其作用是什么?(3分)
答:
(2)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答:
[涉及考点]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
[解题详析] 文章用了两个人称,“你”“我们”,但主要运用了第二人称“你”。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主要是拟人的手法,作者把瓜果当人写,赋予它们鲜活的生命。
[答案] (1)第二人称。既自由、灵活,又具有真切感、亲切感。
(2)拟人(或比拟或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充满感情。
[题型特点与命题趋向]本题实际上是对鉴赏能力的考查,能力要求比较高。以前像此类题出现的几率比较底,但近几年比较重视鉴赏能力的考查。2006年的复习备考要把此知识点作为重点内容来强化。
小结:高考考点修辞部分既可以在第一卷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也可能在第二卷以主观表述题形式出现;既可以在诗歌鉴赏题中出现,也可以在阅读题和语言运用题里出现。充分体现了高考语文知识考查的多样性和综合性,同时告诉我们要关注生活,多了解社会热点问题。
四、关注热点评练习(修辞考题怎样做)
(一)、2005春晚会佳联欣赏:
浙江上联:饮龙井茶,品江南丝竹
江苏下联:登虎丘塔,论天下园林
练习1、在雅典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不惧强手,奋勇拼搏,取得了金牌总数第二的历史性突破。请你据此拟写一副对联。
上联:凯歌高奏龙腾雅典
下联:捷报频传虎啸中国(张超)
红旗飘扬鱼跃中华(李君)捷报频传狮醒东方(修改)
练习2、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对偶句补充完整。醉翁亭中欧阳修与民同乐
浔阳江头白居易与友共月(毛旭娇)
大观园里贾宝玉与女同嬉(龚叶)
长坂坡上张翼德一夫当关
朱雀桥边唐后主与花同悲(虞涛)
橘子洲头毛泽东为国分忧(沈一冰)
天姥山上李太白携鹿共游(史金)
滕王阁中王子安尽显才情(杨金伟)△对联与对偶
(二)、2004感动中国颁奖词:
刘翔(敬一丹宣读颁奖词的视频剪辑*郭征老师制作)
12秒91,他就实现了一次伟大的跨越,100年来的记录成了身后的历史,十重栏杆不再是东方人的障碍,因为中国有刘翔,亚洲有刘翔!这个风一样的年轻人,他不断超越,永不言败,代表着一个正在加速的民族。他身披国旗,一跃站在世界面前。
学生分析修辞方法。
孙必干(白岩松宣读颁奖词视频剪辑*郭征老师制作)
他于花甲之年临危受命,远离故土只为续写使命传奇。为了达成和平,他游刃于战火之间,为了挽救生命,他斡旋在死亡边缘。“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2004年,这个老人不知疲倦的奔走,前方,是他必赴的使命;身后,是让他骄傲的祖国。
学生分析修辞方法。
练习3:下面是“感动中国——2003年年度人物”评委会为巴金写的颁奖词(略有改动),情感色彩浓郁,思想内涵丰厚。请你从下面所给几个人物中任选一个作为陈说对象,仿写一段话。要求:运用排比手法,语言风格一致,结构基本相同。
李白曹雪芹鲁迅司马迁
学生分析句子结构与内容,了解排比的表达作用。
例:巴金: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世间袒露的真诚,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在文字和生命中坚守的热情、忧患、良知,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评讲学生习作:
曹雪芹:历经一个时代,透视浮华千载,描绘社会惊迁,一个生命竟如此深邃。他在只言片语中流淌的沉稳,纠正多少人心志的航船;他在现实中彰显的睿智,开启多少人性灵的窗户;他在语言和现实中自持的无畏、清醒、淡泊,在历史卷宗中永远闪烁着耀眼的锋芒。
李白:游走神州大地,见证华美盛唐,飞扬潇洒豪情,一个生命竟如此多姿。他在诗词歌赋吟咏的率真,掸去多少人心灵的尘土;他在生命中坚守的纯粹,开启了多少人灵魂的枷锁;他在诗文和生命中挥洒的乐观、自信、激情,在文学史册中永远绽放明丽的光彩。
鲁迅:跨越一个时代,纵观历史沧桑,抨击黑暗人间,一个生命竟如此深沉。他在字里行间迸发的怒焰,点燃多少人心灵的火种;他在人世间燃烧的激情,照亮多少人精神的铁屋;他在文字和生命中秉持的正义、犀利、勇敢,在历史篇章里永远引导着前进的方向。
小结:1、认真审题,弄清题目的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
2、仔细辨别,联系上下文了解修辞在语境中的表达作用;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