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综合资料《在寻找“野败”的日子里》备课资料包» 正文

《在寻找“野败”的日子里》备课资料包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综合资料   阅读:68170

概要:记者:那时候也没有想过,自己学农,将来也会这么苦这么累。袁隆平:我倒没有,我有点雄心壮志。要改造,看到农民这么苦,我们学农应该有这个义务,有这个任务要帮助发展农业,帮助农民如何提高产量,改善他们生活。记者:事实上当您看到真正的农村,又苦又累又脏的时候,您反而找到了您所学知识的用武之地。袁隆平:对,是这么一回事。既然学了,就应该有担子。袁隆平从小就很认真,而且好奇心很强,对感兴趣的事总想去体验一下,常常因“闯祸”受到长辈的惩罚。在学习上他完全凭兴趣,语文和英语成绩很好,数学成绩却很一般。袁隆平:我小的时候很贪玩的,很贪玩的,我读书是这样子,我感兴趣的呢,那我就认真听讲,而且考试得高分;我不感兴趣呢,说老实话是三分好,能够及格就行了。我是这么一个性格,就是说我很多兴趣爱好,而且我跟你讲,我这个个性怪得不得了,自己琢磨不了,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同学给我鉴定的时候,是这么鉴定的。我爱好呢,自由,这个很好,爱好自由,特长是散漫,自由散漫。记者:自由散漫。袁隆平:自由散漫。记者:这一点是您跟农民打交道形成的一种开放的性格。袁隆平:见到农民我也是一样的,都是平起平坐,我决不因为我这

《在寻找“野败”的日子里》备课资料包,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记者:那时候也没有想过,自己学农,将来也会这么苦这么累。

袁隆平:我倒没有,我有点雄心壮志。要改造,看到农民这么苦,我们学农应该有这个义务,有这个任务要帮助发展农业,帮助农民如何提高产量,改善他们生活。

记者:事实上当您看到真正的农村,又苦又累又脏的时候,您反而找到了您所学知识的用武之地。

袁隆平:对,是这么一回事。既然学了,就应该有担子。

袁隆平从小就很认真,而且好奇心很强,对感兴趣的事总想去体验一下,常常因“闯祸”受到长辈的惩罚。在学习上他完全凭兴趣,语文和英语成绩很好,数学成绩却很一般。

袁隆平:我小的时候很贪玩的,很贪玩的,我读书是这样子,我感兴趣的呢,那我就认真听讲,而且考试得高分;我不感兴趣呢,说老实话是三分好,能够及格就行了。我是这么一个性格,就是说我很多兴趣爱好,而且我跟你讲,我这个个性怪得不得了,自己琢磨不了,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同学给我鉴定的时候,是这么鉴定的。我爱好呢,自由,这个很好,爱好自由,特长是散漫,自由散漫。

记者:自由散漫。

袁隆平:自由散漫。

记者:这一点是您跟农民打交道形成的一种开放的性格。

袁隆平:见到农民我也是一样的,都是平起平坐,我决不因为我这个身份很高,瞧不起农民什么东西,见到大人物我也不卑不亢,也不卑躬屈膝,阿谀奉承,我绝对不会这样子的。

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教书。最初他研究红薯、西红柿等的育种和栽培,1960年中国发生了一场罕见的自然灾害,袁隆平看到有人饿死在路边,他自己也饿得走不动,他意识到研究杂粮救不了农民,只有水稻才是农民的救命粮。1964年,袁隆平在学校的试验田里偶然发现一株长势良好的水稻,他精心培育了一年,希望第二代会有更好的收获。因为按照传统理论,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自交有优势,杂交则会退化,袁隆平把希望寄托在了选种上。

袁隆平:书本上讲异花授粉植物,由于自交,就是强迫它自交有退化现象,因此杂交就有优势现象,而自花授粉植物,由于自交没有退化现象,因此杂交就没有优势现象,是这么一个形式逻辑的推理。

记者:也就是只是一个推理……

袁隆平:没有试验证明的,而且是形式逻辑

但是到了第二年,出乎袁隆平的意料,那株穗大粒饱、长势良好的水稻的第二代并没有结出优良的品种。

袁隆平:我大失所望,高的高、矮的矮,早的早、迟的迟,穗子大的,没有一个有它的“父亲”(上一代)那么好。就在失望之余,我产生了灵感,就是说选种不会有分离的,这很可能是天然杂交杂交稻种。

记者:这时候您要否定书本上的知识?

袁隆平:因为我看到事实。

1965年10月,袁隆平写出了《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是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第一篇论文,但是由于论文和当时的经典学说相背离,袁隆平又没什么学术地位,论文多次寄出都石沉大海。尽管后来中国科学院出版的《科学通报》杂志发表了这篇文章,然而学术界并不认同,个别“学术权威”说他对遗传学无知,更有人嘲讽他是异想天开。庆幸的是,论文引起了国家科委的重视,1966年5月,国家科委开始支持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

记者:我们今天说来,这个发现或者说这个否定是非常容易的,道理非常容易,实际上当时您做这个事,经过几年的时间证明。还要经过几年的时间,培育你所期望的杂交品种?

袁隆平:对对对。是这样子。

记者:就是每出一个成功的品种周期太长,动不动就要十年,人一生没有几个十年,而且敞十年后,你也不知道会不会成功。当您知道这样一个很长周期的时候,你面对这个周期,会不会感到望而却步?

袁隆平:搞科学研究,我想首先不要怕失败,你要怕失败,你就不要去搞研究。第二,搞科研呢,你就不要怕辛苦,书本上种不出小麦,种不出水稻的,这个我都知道的,再一个更重要的你这个前途有没有,你这个研究有没有前途,是不是死。如果方向错了,没有前途,你再用力也是白搭的。

袁隆平义无反顾地走进了杂交水稻王国,但用常规稻种做杂交,因为亲缘关系太近,效果并不理想,必须从亲缘关系较远的野生稻身上寻找突破口,这株水稻有一个奇怪的名字,叫“野败”,是袁隆平的助手1970年在海南岛的一片沼泽地发现的,它打开了研究杂交水稻最关键的一环。1973年,“三系法”交水稻获得成功,而在此之前,国际水稻研究所的专家也搞过同类的研究,但搞了两年就放弃了,袁隆平的“三系法”水稻成为世界上首例成功的杂交水稻品种。

记者:什么样的情况下,您会感到心里很舒服,很有成就感,辛苦没有白付?

袁隆平:我讲,第一个就是我们刚开始搞杂交稻的时候,就是三系配套,首先要培育一个品种叫做雄性不育系,这个难度很大,要100%的雄性不育。我现在要培育一种品种,花粉要失去作用。它就变成一个雌水稻。

记者:您身上有一种什么样的性格,或者天赋,或者是机遇,是什么东西使您做成这件事?

袁隆平:这个东西很难说,就是说有很多人功成名就之后,他就抱着他那个荣誉,如果再往前走啊可能要失败,所以我就觉得这个东西,对我来讲……

记者:如果说您……

袁隆平:有很多人都问我,什么动力在驱使我,我也始终想,这个动力从哪里来?

记者:有答案了吗?

袁隆平:到现在还没答案,我反正不断在追求,我总是不满足。

记者:内心里还始终有这种成功?

袁隆平:对对对,我继续向前进。就是说因为我从技术上讲,从研究上讲,水稻产量的潜力,还大得很,还可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从技术来讲,这是一个动力之一吧,另外一个动力呢,就是说我们中国这个现实情况,人口这么多。

记者:需要在增加。

袁隆平:这是外在的动力。国家需要这个粮食。水稻这么重要,世界上一半以上人口以水稻为主。内在的动力是什么呢?我到现在始终没有答案。反正我不断追求,我总是想,总是不够满足。

1981年,袁隆平获得中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1982年,他被国际水稻所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国际上甚至把杂交水稻看成是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此后,袁隆平把杂交技术又推进了一步,从“三系法”杂交稻过渡到“两系法”杂交稻的研究,“两系法”简化了制种的程序,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产量。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
》《《在寻找“野败”的日子里》备课资料包》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