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生:老师啊…… 师:啊?(伸手示意) 生17:老师,那我可不可以理解为,就是说,毛泽东认为他所领导的共产主义革命最伟大,来藐视前人的成果?(笑声) 师:啊,你说毛主席有没有这种心理是吧?是吧? 生17:有可能啊。 师:很有可能哦!(笑声)哎,毛主席在重庆谈判的时候发表了一首写于1936年的被认为有帝王之气的著名的词《沁园春·雪》,是不是啊?能够背吗?你们能背吗?他写了多少皇帝啊?“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一起背一下?好不好?“惜秦皇汉武”,预备——起!背,背一下。 生:(七嘴八舌)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师:(引导生,齐背)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文物……还看今朝——这什么意思?毛主席说,“惜秦皇汉武”,怎么样,后面说的? 生(齐):略输文采…… 师:“略输文采”,秦皇汉武么文凭低一点,小学毕业的。(笑声)唐宗宋祖,怎么样啊? 生(齐):稍逊风骚。 师:不会写诗,稍逊风骚。风骚嘛,风啊,国风啊离骚啊,是吧?成吉思汗呢?那是一介武夫,只会打猎,是不是啊,这些人啊,都成为历史的烟云,要“数风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大型演示课课堂实录及点评,标签:教案大全,http://www.88haoxue.com生:老师啊……
师:啊?(伸手示意)
生17:老师,那我可不可以理解为,就是说,毛泽东认为他所领导的共产主义革命最伟大,来藐视前人的成果?(笑声)
师:啊,你说毛主席有没有这种心理是吧?是吧?
生17:有可能啊。
师:很有可能哦!(笑声)哎,毛主席在重庆谈判的时候发表了一首写于1936年的被认为有帝王之气的著名的词《沁园春·雪》,是不是啊?能够背吗?你们能背吗?他写了多少皇帝啊?“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一起背一下?好不好?“惜秦皇汉武”,预备——起!背,背一下。
生:(七嘴八舌)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师:(引导生,齐背)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文物……还看今朝——这什么意思?毛主席说,“惜秦皇汉武”,怎么样,后面说的?
生(齐):略输文采……
师:“略输文采”,秦皇汉武么文凭低一点,小学毕业的。(笑声)唐宗宋祖,怎么样啊?
生(齐):稍逊风骚。
师:不会写诗,稍逊风骚。风骚嘛,风啊,国风啊离骚啊,是吧?成吉思汗呢?那是一介武夫,只会打猎,是不是啊,这些人啊,都成为历史的烟云,要“数风流人物”——
生(齐):还看今朝。
师:还看我老毛!(哄堂)毛主席大概心里是这意思,他当然不会这么写啦!但是,中国近代史——刚才有的同学提问题就说——是一部受屈辱受欺凌的历史。只有毛主席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才改变了这个历史。毛主席晚年为什么犯那么多错误,跟他个人有关,但是也跟他早年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的变化有关,那时候跟着毛主席就能够胜利,可以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知道不?照他说的办就能胜,是这样子。所以那些老一辈开国英雄都信服他,然后走向了迷信。是这样子。那么这里头刚才一个同学说的,毛泽东认为他所领导的共产主义革命最伟大,来藐视前人的成果?根据《沁园春·雪》,毛主席好像有点这个思想。但是,如果客观评价,毛主席在中国历史上,我们认为是最伟大的一个人物,对吧?要不然你不可能在深圳噢。对不对?哎。(笑声;议论声)
(放投影)
2.什么碑文要分为三个时间段?为什么不全部合为一句话?
师:好,下面一个问题啊,为什么碑文要分为三个时间段?为什么不全部合为一句话?当然前面解决了,后面这个问题就比较好解决,是不是啊?好,哪位同学说说看?这你们提的,啊,好,请你说。
生18:因为这三个时间段所象征的事情是不一样的。“三年以来”是指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1946至1949年的最后三年的解放战争时期,而“三十年以来”是指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至1949年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整个历史时期,而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1840年,这一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由此标志着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师:好!你说的层次非常清楚,好的,谢谢你啊。(掌声)我建议你还加一句,就是说,尽管像刚才那位同学说的,我们不能完全排除毛主席有那种傲视群雄的心理,但是,事实上,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变化,是毛主席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带来的。但是,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内容来看,从碑文来看,毛主席实际上是很谦虚的,为什么说他谦虚呢?根据他起草的碑文可以知道,毛主席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这个巨大的变化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新民主主义革命,无数的革命先烈的那个基础上,不仅如此,还在1840年以来无数人民英雄牺牲的基础上取得的,对吧?是这样子的,我是这样理解这个碑文的。啊,所以,毛主席尽管把他领导的革命放在前面来说,但是前面有无数个革命先烈,无数的人民英雄,付出了很大的牺牲。我是这么理解的毛主席的碑文的意思的,所以合到一句说就不好。分开说每个历史时期的英烈先烈的历史功绩,哎,都加以纪念。一句话,强调三年解放战争的重要,但是没有贬低历史上人民英雄的功劳,对吧?好,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不能太展开了啊。
下面我们进入第三个细读环节,从文化角度来细读。
(放投影:(三)从文化角度来细读)
(三)从文化角度来细读
(放投影)
1.文章为什么三次提到“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师:(念以上投影文字)从这个文化角度解读这篇文章,是一般的教学不注意的。那么,我们再看看,有的同学提到了,除了毛主席那个碑文以外,文章在叙述说明的时候提到了三次“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八个字,是吧?那么,文章为什么三次提到“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好,请你说说。
生19:我觉得他应该是点题。
师:啊,点题。
生19:为了深化主题。
师:深化主题。
生19:令我们这些读者印象更常深刻些。
师:OK。很好,啊,很好很好!就是主要的意图应该是那个点题,点题。呃,你们写文章也要注意了啊,作文啊,特别是考试作文,啊。要点题,啊,要点题。不要搞得那么太含蓄,不要让改卷子老师要去给你归纳中心思想,你要点题,看见没有,这篇文章点了三次题,啊,点了三次题——当然,我们不是说文章要点三次题,不是这个意思啊。另外,那我还提个问题,他为什么是三次提到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八个字而不是四次咧?好,你来说。
生20:老师,“三”好听一点嘛,四、四、四多难听……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上一篇:《诗经·子衿》教学实录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