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理性反思: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发现有些文章或课例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存在误解。主要体现在淡化了语言的学习,背离了“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这个根本,离开了语言这个本体去架空分析课文的思想性和人文性。任何一篇文章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掌握了语言,也就掌握了凝固在语言之中、被语言所承载的种种信息。所以全面领会课标精神,就应教学生学习语言,培养语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我想,语文实践主要是语言实践(其实是言语实践)。 就单从语言教学的角度,同样存在理解上的偏差,现在的语言教学大多以静态的语言本身为教学对象,而把动态的言语和言语实践行为即对语言的运用问题束之高阁。吕叔湘指出:“语言说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可是打开任何一本语言书来看,都只看见‘工具’而‘人们’没了,语音啊,语法啊,词汇啊,条分缕析,讲得挺多,可都讲的是这种工具的部件和结构,没有讲人们怎样使唤这种工具。”这种长期忽视言语实践的教学,
《特殊的葬礼》走向实践(教学实录),标签: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http://www.88haoxue.com理性反思: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发现有些文章或课例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存在误解。主要体现在淡化了语言的学习,背离了“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这个根本,离开了语言这个本体去架空分析课文的思想性和人文性。任何一篇文章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掌握了语言,也就掌握了凝固在语言之中、被语言所承载的种种信息。所以全面领会课标精神,就应教学生学习语言,培养语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我想,语文实践主要是语言实践(其实是言语实践)。
就单从语言教学的角度,同样存在理解上的偏差,现在的语言教学大多以静态的语言本身为教学对象,而把动态的言语和言语实践行为即对语言的运用问题束之高阁。吕叔湘指出:“语言说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可是打开任何一本语言书来看,都只看见‘工具’而‘人们’没了,语音啊,语法啊,词汇啊,条分缕析,讲得挺多,可都讲的是这种工具的部件和结构,没有讲人们怎样使唤这种工具。”这种长期忽视言语实践的教学,无异于对刚学走路的小孩,你只告诉他这脚怎么提,重心怎么放,却从不让他去走走、摔摔,他永远也学不会走路。可见,言语实践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感悟,实践中创造,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借用特级教师陈建先的《特殊的葬礼》一课中,谈谈言语实践的策略问题。
课堂回放:
一、初读
(师解题后,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下到学生中听并了解学生普遍难解的字词,板书出集体讨论)
师:一篇新的课文要尽快熟悉它,建议大家再读一遍。
(生自由读,师随机弯腰认真听学生朗读,并适时指导。)
师:读了两遍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
生:我知道这葬礼是为一条瀑布举行的。
生:瀑布太可怜了。
生:我知道因为水土流失,所以美丽的大瀑布消失了。
师:这位同学有个词用得很好……
生:因为……所以……
师:对,谁能用这个词说说课文中的其它内容。
生:因为大瀑布枯竭了,所以人们再也见不到它的雄姿了。
生:因为人们乱伐林木,工厂不加节制地用水,所以大瀑布枯竭了。
生:因为大瀑布是巴西流量最大的瀑布,所以人们都去那里旅游。
生:因为大瀑布曾经是巴西人民的骄傲,所以人们自觉加入到保护瀑布,保护环境的行列中。
生:因为瀑布干枯了,所以引起了专家教授的重视,为它举行了葬礼,呼吁人们要保护环境。
……
(学生发言越来越踊跃,共有17个同学用“因为……所以……”句式发言,其内容已囊括课文的的每一个角落。)
二、精读
(播放大瀑布录像。)
师:有人还盯着它,是不是被这壮美的景象陶醉了?赞美它一下吧!
生:太酷了!
生:仿佛自己就站在瀑布面前。
生:比天堂的玉池还美。
师:我们来读读课文,课文是用哪些词来赞美的?(生默读)
生:咆哮而下、一泻千里、从天而降……
师: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生:我从“流连忘返”读懂了人们被它的雄伟壮观吸引了。(另一生补充:忘记了回家)
生:从“咆哮而下”“一泻千里”可以看出水流很急,声音很响。
生:从“从天而降”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落差很大,水帘巨大,很有气势。
师:你能把它的气势读出来吗?(生读)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