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4、何其芳论《红楼梦》人物描写的差异性 为了使人物的性格鲜明,《红楼梦》还常采取这样的写法:关系很亲近的人总是写得个性的差异很大,使人决不至于混淆起来。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是这样。花袭人和晴雯,尤二姐和尤三姐也是这样。薛蟠和薛宝钗是一母所生的兄妹,然而一个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标准淑女,一个却是那样横蛮和没有文化的混人。人的性格本来有很多差异。人的性格的形成的原因也很复杂。阶级出身当然是形成人的性格的一个基本条件,然而并不是唯一的条件。因此,同一的阶级,同一的家庭环境,甚至是一母所生,而性格上仍可以有很大的差异。曹雪芹写的是小说,并不是各个人物的性格的形成史;因此他在我们面前展开了生活,异型了人物的性格的千差万异,但常常并不详细交代这些差异到底是怎样形成的。不仅薛蟠和薛宝钗,尤二姐和尤三姐这样的一些人物,就是贾宝玉的性格为什么和贾珍、贾链等人那样不同,也并没有把所有的条件都写出来。有些研究《红楼梦》的同志企图从小说中去找出形成贾宝玉的性格的全部原因,那是失之拘泥的。5、王昆仑论贾宝玉的女性崇拜 宝玉的过分的女性崇拜,是与他对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的污浊的厌恶分不开的。而女子
人教版高二下学期《红楼研究》,标签:人教版高四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为了使人物的性格鲜明,《红楼梦》还常采取这样的写法:关系很亲近的人总是写得个性的差异很大,使人决不至于混淆起来。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是这样。花袭人和晴雯,尤二姐和尤三姐也是这样。薛蟠和薛宝钗是一母所生的兄妹,然而一个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标准淑女,一个却是那样横蛮和没有文化的混人。人的性格本来有很多差异。人的性格的形成的原因也很复杂。阶级出身当然是形成人的性格的一个基本条件,然而并不是唯一的条件。因此,同一的阶级,同一的家庭环境,甚至是一母所生,而性格上仍可以有很大的差异。曹雪芹写的是小说,并不是各个人物的性格的形成史;因此他在我们面前展开了生活,异型了人物的性格的千差万异,但常常并不详细交代这些差异到底是怎样形成的。不仅薛蟠和薛宝钗,尤二姐和尤三姐这样的一些人物,就是贾宝玉的性格为什么和贾珍、贾链等人那样不同,也并没有把所有的条件都写出来。有些研究《红楼梦》的同志企图从小说中去找出形成贾宝玉的性格的全部原因,那是失之拘泥的。
5、王昆仑论贾宝玉的女性崇拜
宝玉的过分的女性崇拜,是与他对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的污浊的厌恶分不开的。而女子在封建宗法社会受压迫最深重,因此崇拜之中也包含着同情。在任何场合他都能独特而深细地去探索着女性的情感,而自然地发生共鸣。晴雯发脾气,大撕扇子,他认为“响得好听”,他从晴雯的快感中得到快感。龄官画蔷,他也随着她的笔触而痴迷了,甚至只想到下雨淋湿了她,而不知道淋湿了自己。藉官烧纸,他不管为了什么内容直接地掩护她。偶然撞见焙茗和一个小丫头的幽会,他认为焙茗连岁数都没有问清,那女孩子真“可怜!可怜!”那女孩子已经跑了,他还追出去叫道:“你别怕,我是不会告诉人的!”这一段小插话使读者发见宝玉保留着人间最无邪的原始性的同情心。在平儿挨打之后,宝玉喜出望外地为她换衣服、洗手帕、拿水、拿粉、拿胭脂,做种种细心的服役,作者说“宝玉因自来从不曾在玩意儿前尽过心,深以为恨”,“今日也算是今生意中不想之乐,因歪在床上,心内怡然自得”此外如欣赏莺儿之编结丝络子,强请玉钏儿尝莲芯羹,偶然替香菱借一条裙子供她替换,偷偷地为妙玉送一张谢柬,听刘姥姥讲雪中抽柴女儿的故事等,虽然当时的情绪或是暗淡,或是空虚,或是焦灼,各有不同,但其心理根株都不外是在对当时的社会环境产生厌恶之后,追求他所特有的灵魂的安慰。
5、刘大杰论林黛玉是封建社会妇女们才华和苦痛的总结
林黛玉这一悲剧典型,是中国古典文学里出现的最优秀的妇女典型。在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里,在封建社会古典文学里,我们看见了许多苦痛的优良的妇女形象,但是在她们的身上,总令人感到缺少这一点或那一点什么东西。《红楼梦》的作者,以精巧无比的艺术笔力,选择、比较、概括、综合过去妇女们的各种特征,精心结构地创造出来这个完整的新型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她有高度的文学天才,清醒的哲学头脑,高尚的情操,真挚的热情,她鄙视封建文化的庸俗,她诅咒八股功名的虚伪,她不谄上骄下,不贪图富贵,她用生命来争取她的理想,不屈服不投降,不同流合污,为了坚持自己完整的人格与幸福的爱情,她斗争到最后一分钟。在她的头脑里,我们看见了刘兰芝、李清照、朱淑贞、崔莺莺、杜丽娘各种灵魂各种智慧或多或少地点点滴滴的交流。在这种意义上,这一典型形象,是长期封建社会妇女们的才华与苦痛的总结。
6、王昆仑论宝黛爱情的特殊之处
《红楼梦》作者写宝黛恋爱最深刻,也最特殊之处,就是他描绘出他们一方面爱的火焰非常炽烈,一方面爱的情绪又无法交流。宝玉平日对一般女性所习惯的“吃口红”之类的“胡缠斯混”,遇到了黛玉就一概不能适用。他每到了黛玉面前就似乎变成天下第一蠢材,除了说出那些“天诛地灭”、“你死了我当和尚”粗直的誓言之外,什么话也说不好。黛玉之对宝玉,在人多的场合她总是嘲笑他,在人少的场合就闹猜忌纠纷。宝玉呢,就总想借助于才子佳人的恋爱教材来打通一条交通线,这是最容易伤害黛玉应有的闺秀之尊严的,因此常从一个绮丽的晴天猛然引起惊人的风暴。
我们应当注意;作者在宝黛关系中并不强调黛玉之美貌这一点。作者曾刻画出宝玉如何迷醉于宝钗的一只肥润柔美的手,又指出宝玉如何偶然受了鸳鸯的粉嫩的颈子的诱惑;然而对黛玉,他只在第一次见面时发见她有着微微颦锁的双眉。宝玉曾说黛玉像个神仙,却没有说她是美人。黛玉是被人公认的病态的美,这也可叫作痛苦的美吧?大智大慧而遭遇了苦难的灵魂,它是会发出一种奇异的光辉来的。被珠光宝气腻绿肥红所围困的宝玉,他所要追求的是抽象的超现实的灵感:黛玉幽僻的生活,奇逸的文思,超越的意境,对宝玉的确能给予一种别人所无有的满足。因此在宝玉眼中,她那疲弱的身材就成为脱俗,含愁的眉眼就显得是深刻了。成为宝玉心上“万王之王”的不是那“艳冠群芳”的宝钗,而是“风露清愁”的黛玉,就正因为只有她能使宝玉的灵魂清醒,升华,净化。
宝玉对黛玉产生崇高的感觉,黛玉对宝玉发生知己的感觉,这是由于两个人思想情分的相契和人生意识的共鸣。宝钗和湘云都曾劝宝玉学习“仁途经济”,都受了宝玉批斥;他对袭人说:“林妹妹从不说这样的混账话。若说这话,我也早和她生分了”黛玉听到这话之后,立刻觉得“惊喜交集”而引为知己:她发见宝玉在人生道路上是和自己一致的。宝玉睡午觉,宝钗偶然坐在他身边,忽然听见他梦中喊骂“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金玉姻缘’?我偏说‘木石姻缘’!”这不分明是作者在为宝玉的潜意识发表宣言吗?宝黛二人致地扬弃传统的庸俗的生活规律,一致地不屈从于金玉命定婚姻论。有着共同的反封建的思想作基础,所以才构成不可打破的恋爱关系,作者很正确地揭示出了他所希望的生活准则。
7、何其芳论宝黛爱情悲剧的必然性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的必然性,还不只是由于个别的封建制度。不幸的结局之不可避免,不仅因为他们在恋爱上是叛逆者,而且因为那是一对叛逆者的恋爱。封建统治阶级固然很强调所谓“风化”,所谓“男女之防”;但如果并不触犯更多的或者更根本的封建秩序,仅仅在男女关系上有些逾闲越检,对于本阶级的男了,还是完全可以赦免的。在《西厢记》所从取材的《会真记》里,我们就可以见到这种事例。那也是一个悲剧的结局,然而那只是女方的悲剧。至于那个男主人公,当时的人不但不责备他始乱终弃,反而多称许他为善于补过。贾宝玉却不但在林黛玉死后仍然爱着她,不象张生那样悔改,而且他对于一系列的封建制度都不满和反对。他反对科举、八股文和做官。他违背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和严格的等级制度。他讨厌封建礼法和家庭的束缚。他把四书以外的许多书都加以焚毁,那当然包括许多封建统治阶级极力提倡的著作。这样一个大胆的多方面的并且不知悔改的叛逆者,是不能得到赦免的。这样一个叛逆者,林黛玉却同情他,支持他,爱他,而且她本人也并不是一个驯服的女儿,等待着她的自然也就只有不幸的命运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是双重的悲剧。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所不能容许的爱情悲剧和封建统治阶级所不能容许的叛逆者的悲剧。曹雪芹把双重悲剧写在一起,它的意义就更为深广了。封建制度封建道德的不合理和封建统治阶级的腐败,罪恶,不仅必然要激起人民的反抗,而且也必然要从它的内部产生一些叛逆者,中国过去的历史和文学都不断地记录了这样的事实。贾宝玉就是许多叛逆思想和叛逆行为的一个集中的表现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上一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教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