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攒( ) 戏谑( ) 磕碰( )山坳( ) 害臊( ) 睒眼( ) 步履( )2、解释下列化横线的词语在句中的含义:(1)、有谁见过哪一个人会死乞白赖的寻找一个丢失的梦呢?死乞白赖: (2)、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备嫁妆哩!”大言不惭:(3)、我娘笑得前仰后合,说那不是烟荷包,皱皱巴巴,倒像个猪肚子。前仰后合:(4)、他的背更弯了,步履也更加蹒跚了。蹒跚:(5)、没有任何希求,没有任何企望的。企望:3、分别用下列形似字组词:(4分)攒 臊 履 跚 赞 操 覆 栅 4、文学常识填空:《拣麦穗》的作者是 ( ),当代女作家。主要作品有:《 》《 》《 》等。5、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6.这篇文章写了谁的梦?什么样的梦?实现了吗?对待梦想破没的结果,表现有什么不同?你觉得本文的感情基调怎样?(以上问题要自主学习,力求自己能写出正确的答案
比较·探究阿长与《山海经》《拣麦穗》《童年絮味》《生命》导学案,标签:北师大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6.这篇文章写了谁的梦?什么样的梦?实现了吗?对待梦想破没的结果,表现有什么不同?你觉得本文的感情基调怎样?
(以上问题要自主学习,力求自己能写出正确的答案)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下列问题。
1. 文章主写的是回忆“我”拣麦穗的事,为什么要在开头部分讲述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的梦呢?
2. 课文题目为《拣麦穗》,课文主要的写是捡麦穗吗?为什么以拣麦穗为题?
3. 为什么“我看不见田里的麦穗,却总是看见蚂蚱和蝴蝶”?
4. 我为何要嫁给卖灶糖的老汉?
5. 从外貌、语言、动作来分析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6. “这担子就是我的家,走到哪哒,就歇在哪哒!”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7. 分析卖灶糖的老汉为什么要如此疼爱“我”?为什么“我”回越来越依恋他?
8. 作者在最后为什么会常常想要找到那个早已不知被她丢到哪里去了的那个皱巴巴的,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呢?
(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提升。小组内写出最佳答案,在全班和其它小组交流)
【中考链接】
(2012年聊城)根据拼音写汉字
近年来,一场曹操墓争夺大战在yīwàngwúyín的中原大地激烈展开。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cáihuáhéngyì的曹植,却静静地长眠于东阿鱼山脚下,少人问津。
【达标测评】
1.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戏谑 蹒跚 诘问 山坳
2. 解释下列词语。
死乞白赖: 大言不惭:
戏谑: 前仰后合:
蹒跚: 企望:
3.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课文歌颂了纯美的人性。
B、文章写出了“我”的年少幼稚。
C、课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D、“卖灶糖的老汉也不再开那玩笑——叫我是他的小媳妇了。”倒不是因为“我”已经长大了,懂得害臊,而是老汉觉得自己快死了。
4.阅读课内文段,思考后边的问题。
有一年,过了腊八的前一天,我约摸着卖灶糖的老汉,那一天该会经过我们村。我站在村口一棵已经落尽叶子的柿子树下,朝沟底下的那条大路口望着,等着。
那棵树的顶梢梢上,还挂着一个小火柿子。小火柿子让冬日的阳光一照,更是红得透亮。那个柿子多半是因为长在太高的枝上,才没让人摘下来。真怪,可它也没让风刮下来,让雨淋下来,让雪压下来。(原文上有,在编入课文时,删掉了。)
路上来了一个挑担子的人。走近一看,担子上挑的也是灶糖,人可不是那个卖灶糖的老汉。我向他打听卖灶糖的老汉,他告诉我,卖灶糖的老汉老去了。
我仍旧站在那颗柿子树下,望着树梢上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它那红得透亮的色泽,仍然给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我却哭了,哭得很伤心。哭那陌生的,但却疼爱我的卖灶糖的老汉。
(1).“我”在腊八节前一天站在村口等着,表明“我”当时怎样的心情?
(2).联系全文看,作者着力描写树梢那个小火柿子有什么意义?
(3).听到卖灶糖的老汉去世的消息,我伤心得哭起来,仅仅是因为老汉疼我吗?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